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中东部地区城镇化快速发展,因粗放用地造成的矛盾和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运行不可忽视的问题。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缓解城市粗放用地矛盾,在刚性资源约束条件下挖掘现有土地利用潜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建设用地作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载体,开展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对于缓解城市化中城市用地的供需矛盾,转变城市发展方式,走上节约集约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新郑市作为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群的重要城市,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不合理建设已经开始出现人地矛盾尖锐等一系列问题,威胁到了新郑市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研究以新郑市区域建设用地作为对象,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分析新郑市区域内乡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区域差异,为改善区域城市土地利用状况、优化区域城市土地资源配置提供基本思路与依据。主要结论如下: 1、从评价尺度、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分析,通过国内研究进展综述,认为今后应加强五方面的研究:一是厘清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二是研究焦点逐渐转向城乡建设用地;三是加强基础数据积累;四是研制满足不同区域特征的理想值或标准值;五是创新评价方法,加强新技术在评价中的应用。 2、选取新郑市2009-2012年的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数据,从土地利用结构及动态变化分析,建设用地规划目标实现状况,人口发展与建设用地变化匹配程度和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变化匹配程度四个方面对新郑市各评价单元进行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新郑市土地总面积88459.15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共22416.89公顷。各评价单元中,港区土地总面积最大,市区土地总面积最小。除市区、观音寺镇、梨河镇、八千乡四个评价单元外,其他6个研究单元的建设用地的用地结构都与新郑市建设用地的用地结构非常相似。2009-2012年间,新郑市建设用地增长1931.39公顷,增长率为9.43%,各评价单元建设用地也均有增加。通过对人口发展与建设用地变化匹配分析和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变化匹配程度分析,分别得到新郑市各评价单元土地利用趋势类型,通过对原始数据分析,最终确定市区和城关乡为集约扩张型,其余各评价单元为粗放扩张型。 3、本文在清晰界定新郑市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内涵与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参考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新郑市区域用地的实际情况,构建本文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含利用强度指数、增长耗地指数、用地弹性指数和土地利用统筹指数等四个方面8项分指数,11项分指数指标。通过对比分析各类评价方法的优缺点,最终确定采用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数法对新郑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进行定量评价,通过计算,得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分值,区域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空间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中市区最高,为0.67,通过对区域土地利用综合指数类型表进行划分,得到利用类型,其中市区为Ⅱ型,较好,城关乡、观音寺镇、龙湖镇和港区为Ⅲ型,一般,新区、八千乡、郭店镇、梨河镇、辛店镇为Ⅳ型,较差。综合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 新郑市市区的区域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在全市范围内处于一个教位置,城关乡、港区、龙湖镇和观音寺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总体一般,近郊区的建设集约利用程度略高于远郊区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 4、区域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是不断动态变化的,其影响因素有很多。本文在充分研究新郑市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得出,经济发展水平和集约利用水平的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外,土地利用策和制度对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虽然不能量化,但其对集约水平的依然具有重要的影响。最后,根据新郑市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再结合计算结果,简要分析了新郑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促进新郑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