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子货币的普遍应用和结算方式计算机化,央行发行的基础货币(现金和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正在退出人们的日常经济活动,交易媒介日益失去其可触摸的形体,电子货币的发展减少了公众对央行基础货币的需求,这就势必削弱以往货币政策的效果,甚至可能使其失去作用,对央行的货币政策形成严峻的挑战。尽管,这种挑战在我国的表现远不及发达国家充分,但是,我们也必须未雨绸缪,了解发达国家的研究动态,结合我国的实际进行研究。本文以国内外相关货币理论作为指导,借鉴发达国家经营的经验,对电子货币的发展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相关问题和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电子货币的基本概念、主要形式,国内外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介绍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在调节市场中的应用。第四部分,分析了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电子货币不仅直接模糊了不同货币层次之间的界限,而且由于网络银行的作用,货币的不同表现形式,呈现出高度的不稳定性。电子货币的出现使货币乘数变大。第五部分,以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为指导,分析电子货币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第六部分,通过回归模型分析电子货币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电子货币在对传统货币替代时存在两个明显的替代效应:替代加速效应和替代转化效应。两个效应的作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但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的取代并没有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反而导致了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第七部分,分析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第八部分,通过前面的分析,总结归纳:面对电子货币的迅速发展,我国应该尽快采取有力措施,规范和促进电子货币发展。尽快建立健全电子货币法律框架,明确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本文旨在分析电子货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