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和流体力学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中的破裂危险相关性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k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科学技术发展,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检出率逐渐提高,然而是否可以科学准确地对其破裂风险进行评估则是确定其后续诊疗方案合理性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多项国内外研究证实瘤壁炎症在脑动脉瘤的发生、发展和破裂过程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炎症反应的过程主要通过补体激活,随之被机体的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炎症细胞分泌的其他介质所介导。在其反应过程间,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收集临床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血清学数据,引入动脉瘤形态学分析和PHASES评分,探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血清中MBL浓度的危险因素,并研究其和颅内动脉瘤高破裂风险的相关性,为其在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提供依据。二、由于异常的颅内流体力学改变,进而引发的动脉瘤壁炎症反应,经许多研究发现将会进一步导致动脉瘤瘤壁的病理性结构破坏,这是目前较为认可的颅内动脉瘤发生、发展甚至破裂的关键机制。在本研究的第一部分研究中,应用血清学检测血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浓度可以评估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破裂风险。在国内外多项研究中,应用计算颅内动脉瘤的流体力学参数能够对血流动力学进行科学量化的分析,为进一步检测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在评估颅内未破裂动脉瘤风险中的作用,本研究拟联合血清学指标与计算血流流体力学技术,研究甘露糖结合凝集素与流体力学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破裂风险中的相互联系以及两项指标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发生发展机制内的关系。研究方法:一、第一部分研究,我们将首先筛选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温州市中心医院,通过行DSA血管造影成像(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技术,检查发现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病例。设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有2枚及或大于2枚动脉瘤患者根据形态学评分选取评分高的动脉瘤作为入选目标。整理入选患者的一般情况资料包含其年龄、性别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等慢性疾病病史,记录并整理筛选的颅内未动脉瘤部分特征如动脉瘤大小(最长径)、所处位置以及其形态规则性等。对符合条件的患者采取静脉血,采用ELISA法对样本进行MBL浓度检测,对每位患者应用软件行动脉瘤智能破裂风险评估,该软件是强联智创的科技团队根据天坛医院针对未破裂动脉瘤所设计的最大似然模型进行等级划分,根据其评分结果,分为低风险组,中风险组,高风险组,进行组间的浓度对比研究。有2枚及或大于2枚动脉瘤患者根据评分选取评分高的动脉瘤作为对照研究。然后,我们将进一步应用PHASES破裂风险评分,对各组患者的再次进行评分对比,进而评估各组MBL浓度与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相关程度。二、第二部分研究,我们则将继续筛选从2018年6月到2020年12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就诊,通过行DSA血管造影成像(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技术,检查发现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病例。设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有2枚及或大于2枚动脉瘤患者根据形态学评分选取评分高的动脉瘤作为入选目标。整理入选患者的一般情况资料包含其年龄、性别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等慢性疾病病史。对符合条件的患者采取静脉血,采用ELISA法对样本进行MBL浓度检测,对符合标准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进行形态学检测,整理并收录这些动脉瘤的形态学参数:包括动脉瘤大小(Size,以最长径为指标)、纵横比(aspectratio,AR)、尺寸比(sizeratio,SR)、体积瘤颈面积比(volume neck area ratio,VNR)、高宽比(heighttowidthratio,HW)、动脉瘤角 θA,入射角度IA等。根据3D-DSA螺旋造影影像的数据纳入运算模型进行计算,记录其流体力学参数包括动脉瘤壁面切应力(wall shear stress,WSS),低壁面切应力面积(percentage of low wall shear stress area,LSA)、流速(velocity),剪切震荡指数(oscillatory shear index,OSI),压力(pressure)等。根据每一例患者检测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浓度,低于0.80mg/L纳入低浓度组,0.80-1.10mg/L纳入中浓度组,高于1.10mg/L纳入高浓度组。对以上病例的临床特征、流体力学的参数数据以及形态学参数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在进一步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明确血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浓度和颅内未破裂动脉瘤在形态学以及流体力学间相互联系。然后本研究将再次通过PHASES评分对入选的动脉瘤破裂风险进行评分分组,然后研究分析血清MBL浓度、颅内未破裂动脉瘤形态学、流体力学在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上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检测多维分析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破裂风险的可行性。研究结果:一、根据本研究设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第一部分研究中符合其要求的为120例动脉瘤患者,当中有男性55例,女性65例;这部分患者的平均年龄51.08±10.35岁,范围32-79岁。对入选标准的未破裂颅内动脉瘤通过智能动脉瘤辅助系统行风险评估分组,低风险组为58例未破裂动脉瘤患者(48.3%),中风险组为32例(26.7%),高风险组为30例(25.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烟酒史、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既往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动脉瘤部位、动脉瘤多发性等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风险组别间的动脉瘤大小(P<0.001)以及动脉瘤不规则形态(P=0.013)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各组别间的MBL浓度,再对风险组患者动脉瘤的破裂风险(PHASES)作评分对比,结果显示不同破裂风险组别间的MBL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动脉瘤破裂风险的增加(PHASES评分的升高),血清MBL浓度亦逐渐提高(P<0.001)。二、根据第二部分研究设定的纳入以及排除标准,共有68例患者入组,有男性30例,女性38例;这部分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2.22±9.22岁,范围35-78岁。入选动脉瘤的平均大小为6.36±2.44mm,范围是 2.5-11.5mm;MBL 浓度低于 0.80mg/L 为 30 例(44.1%),MBL 浓度在 0.80-1.10mg/L为25例(36.8%),MBL浓度高于1.10mg/L为13例(19.1%)。通过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血清MBL浓度组之间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瘤形态学参数的对比分析中,动脉瘤大小、尺寸比、纵横比、体积瘤颈面积比在不同血清MBL浓度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以上参数都符合随着血清MBL浓度的升高而增大的变化趋势。其他形态学参数如剪切震荡指数、高宽比、动脉瘤角θA,入射角度I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流体力学参数中,壁面切应力,流速,低壁面切应力面积,相对阻滞时间(RRT)在不同血清MBL浓度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剪切震荡指数和压力两项参数在不同血清MBL浓度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进一步多重线性回归检测分析,结果显示该部分动脉瘤尺寸比(SR)[斜率:0.106;95%置信区间:(0.052,0.160);P=0.000]、壁面切应力(WSS)[斜率:-0.379;95%置信区间:(-0.658,-0.099);P=0.009]、流速(velocity)[斜率:-0.617;95%置信区间:(-0.989,-0.245);P=0.017]、低壁面切应力面积(LSA)[斜率:2.145;95%置信区间:(0.394,3.896);P=0.002]、相对阻滞时间(RRT)[斜率:0.597;95%置信区间:(0.129,1.066);P=0.013]是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血清MBL浓度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然后对每组患者未破裂动脉瘤的破裂风险(PHASES)进行评分,对比分析后其结果提示不同破裂风险评分区间中颅内动脉瘤形态学特征(大小、尺寸比、纵横比、体积瘤颈面积比)、血流动力学特征(壁面切应力、流速、低壁面切应力面积、相对阻滞时间)以及血清MBL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一、血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浓度不仅与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大小相关,在不同动脉瘤形态学风险评分间也存在着浓度差异,提示血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浓度检测可能成为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的有效血清学指标,为临床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预测提供更加直观科学的依据。二、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血清MBL浓度水平与其动脉瘤形态学、血流动力学密切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高破裂风险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流体力学的特征是低而且多变的壁面切应力,形态学特点是动脉瘤体积较大且不规则,而其血清MBL浓度较高。本研究通过对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血清MBL浓度、动脉瘤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特征的综合分析,探索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形态学和瘤壁炎症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生长和破裂过程内的相互作用机制,更加多维地分析其发病机理,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更为全面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
其他文献
在电化学还原中,电子通过催化剂,经由反应界面转移至反应物粒子上,实现电化学还原反应,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降低电子转移的过电势和提高还原产物的选择性。近些年,各种新型催化剂从非金属催化剂,到金属及其衍生物催化剂,能量转化效率及选择性都有大幅提高。但由于催化剂的高活性往往是尺寸、晶面、晶界、缺陷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对于电催化还原反应的机理还不是很明确。单晶材料因具有统一的晶面取向、无晶界、
学位
绿色化、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是聚合物发展的趋势。苯并噁嗪树脂是一类耐热树脂,得益于丰富的苯酚类衍生物和胺类衍生物以及交联网络中的氢键,苯并噁嗪树脂具有很强的分子结构设计性,为制得具有不同性能特点的苯并噁嗪树脂提供了可能性。从生物质原料出发,制备生物质树脂是苯并噁嗪树脂绿色化的有效途径,但目前生物质苯并噁嗪树脂研究存在三大问题。首先,众所周知,绿色化的内涵不仅仅是采用生物质原料,而且还应包括合成及提纯
学位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化工工厂的数量持续不断的增加,使得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水和废气直接排放到生态环境中,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与此同时,工业化的发展也必然离不开能源的消耗,而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的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导致了人们面临着能源短缺的难题。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领导人习近平主席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提出“保护生
学位
目前,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较高的能量密度等优势已见诸人们生活的很多方面。但是,锂材料价格昂贵且资源分布不均,限制它在规模化储能中的应用。相较于锂电池,钠/钾电池因成本低廉进入人们视野。然而,钠/钾较大的离子半径(Na:1.02A,K:1.38 A)引起了迟滞的反应动力学,从而导致了较低的能量密度。在这种背景下,开发高性能电极材料是提升钠/钾电池性能的关键。需要指出的是,当前研究已报道了高性能正极材料的
学位
目的:探讨E3泛素连接酶MARCH7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间的关联,并探讨MARCH7在NSCLC中发挥作用的相关机制,以期为相关领域治疗NSCLC提供理论基础、并给予新的研究方向。方法:1、通过统计分析探讨MARCH7在NSCLC中的临床意义:采用Western blot以及免疫组化法测定MARCH7在NSCL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
学位
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子设备的过度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电磁辐射干扰。不必要的电磁干扰不仅造成电子设备故障,威胁通信设备的信息安全,而且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已受到现代社会的密切关注。因此,诸多领域都提出了电磁屏蔽的要求。本文以前沿科技及尖端仪器设备防护需求为导向,针对传统屏蔽材料指标难以协调的瓶颈问题,提出了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以满足精密光电设备以及飞行器光学窗的电磁屏蔽
学位
背景:氨基肽酶N(aminopeptidaseN,APN)又称CD13,是一种Ⅱ型跨膜糖蛋白,其在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过度表达,同时在部分肿瘤细胞表面也存在过度表达。该蛋白由967个氨基酸组成,可以促进肿瘤血管新生,参与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与肿瘤的浸润、转移与进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肿瘤治疗的理想靶点之一。噬菌体展示技术发现含Asn-Gly-Arg(NGR)序列的多肽能特异性地识别CD13受体,表现出
学位
第一部分 H9c2细胞缺氧模型的建立目的:建立H9c2细胞缺氧模型。方法:1.无糖缺氧培养H9c2细胞0、2、4、6、8小时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各时间点miR-16的表达水平。2.无糖缺氧培养H9c2细胞0、2、4、6、8小时后,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LC3(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p62(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的表达水平。缺氧4小时用
学位
第一部分酸/胆汁盐刺激引起不同食管腺癌细胞TRAIL及其受体差异表达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目的:研究酸/胆汁盐刺激对四种食管腺癌细胞系TRAIL和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TRAIL和受体表达变化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四种食管腺癌细胞系(OE19、OE33、FLO-1和SK-GT-4),用浓盐酸及胆汁盐配置pH4.2-4.5并含有1mM胆汁盐培养基,对四种食管腺癌细胞进行4次/日的反复刺激,一
学位
研究背景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降低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也是首位可预防的心血管疾病和过早死亡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的发病因素非常复杂,大多数是由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寻找高血压病新的发病途径及影响因素对于高血压的诊断及治疗越来越重要。超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疾病及过早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全球超重和肥胖的发病率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高血压及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