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岩质高陡边坡稳定性及处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zt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濒危岩质高陡边坡是指濒临失稳状态、破坏概率P_f>30%,由天然形成的岩体组成的高度在70m以上、坡角大于45°并与工程安全直接相关的天然或人工边坡。濒危岩质高陡边坡岩体是经过多次地质作用、经受变形和破坏后形成的具有一定矿物成分、结构并赋存于一定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濒危岩质高陡边坡变形破坏是一个复杂、不可逆、动态的耗散过程,影响濒危岩质高陡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岩体结构、结构面特性、地应力、水、人工扰动等。同时濒危岩质高陡边坡形成过程中的应力重分布使坡体中出现动态拉应力区和剪应力集中区,当其数值大于或等于岩体的力学指标时,将导致局部岩体结构破坏,成为岩质高陡边坡失稳或临界的诱因。濒危岩质高陡边坡成坡过程和成坡后会经历浅表生改造的过程。濒危岩质高陡边坡的失稳包括变形和破坏两种形式,变形表现为坡体中未出现贯通性的破坏面,包括松动和蠕动;破坏的主要方式有崩塌、滑动、倾倒、溃屈和拉裂。濒危岩质高陡边坡的失稳是个复杂的过程,失稳模式包括蠕滑—拉裂、滑移—压致拉裂、滑移—拉裂、弯曲—拉裂、塑流—拉裂和滑移—弯曲、滑移—拉裂—剪断、阶梯状蠕滑—拉裂、压缩—倾倒—拉裂、压缩—倾倒—错动剪胀、高应力—强卸荷深部破裂。此外上述失稳模式可以在时间上或空间上组合,构成组合模式。以瀑布沟水电站库前右岸拉裂变形体和索风营水电站Dr2危岩体两个典型濒危岩质高陡边坡为例展开对濒危岩质高陡边坡的稳定性和处治技术研究,研究发现:浅表生改造是瀑布沟库前右岸拉裂变形体岸坡变形的控制因素,岸坡岩体由坡面向内依次形成松动带、倾倒拉裂变形带、滑移拉裂或滑移压致拉裂变形带、深拉裂缝带,其变形破坏主要表现为地表的滑塌、浅表层的倾倒拉裂、滑移拉裂或滑移压致拉裂,以及弱卸荷带内的深部拉裂。索风营水电站Dr2危岩体的地层特点是上硬(灰岩)下软(泥岩),危岩体中裂隙、岩溶发育且后缘拉裂面已完全贯通,泥岩中存在小的断层以及软弱夹层。危岩体有三种可能的破坏模式:座滑、顺层滑动、倾倒。外界的微小变化便会导致危岩体失稳破坏。瀑布沟水电站坝前拉裂体在不同的区域变形破坏的形式和模式不同,采取的处治措施也不同,主要的方法是挂网喷混凝土加框格梁、系统锚杆、锚索进行综合加固处治,锚索的设计参数根据各区的实际情况有所调整。但施工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做好防水措施,避免因施工干扰导致拉裂体失稳。索风营水电站Dr2危岩体处治措施可以简单概括为:“顶戴帽子”、“腰系带子”、“脚穿鞋子”。经过分析,对原设计作出了如下调整:取消顶部锚固洞,扩大预锚范围;利用锚索孔回填裂隙;调整中部锚索的锚固范围和锚索倾角,有效防止危岩体的整体或局部倾倒破坏;底部改锚固洞为抗剪塞。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手术创伤、麻醉及术后疼痛等因素均可使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进一步降低。围术期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对控制术后感染、预防肿瘤扩散
贝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是二十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是现代西方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哲学深刻地影响了其后的哲学发展。指称理论是语言哲学学说的主要组成部分
目的:建立测定三叶青药材中β-谷甾醇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色谱柱为Inersil ODS-3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流速为0.7mL.min
变异是指说话人对一种语言的语音、语法或词汇选择上的差异。语言变异普遍而客观地存在于各种语言中。语言交际中语言变异现象既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交际策略。研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广西梧州市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人造宝石加工集散地,年产人工宝石超过60亿粒,其切磨加工、集散交易量占全国的80%,占世界的40%以上,产品销往泰国、印度、美
立足于对促成徽州建筑木雕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论述,系统分析了明清徽州建筑木雕在雕刻部位、题材内容、雕刻技法、艺术风格等方面伴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演变,旨在探寻传统徽
自网约车问世以来,在为人们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如司机罢工、监管空白等社会与法律问题,社会各界对此褒贬不一。有人认为网约车是共享经济的代表,创新创业的典型,
国防安全问题,一直是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关注的一个重点课题。以往对国防安全问题的研究,多从政治学、军事学、战略学和国际关系学的视角着手,而鲜有从科学技术的视角进行考
一、研究背景肝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疾患,中西医结合治疗贯穿我国肝癌防治的全过程中,中医药在肝癌预防、治疗以及防止复发转移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研究发现某些天
在巴基斯坦M工区构造解释过程中,断层下盘地震同向轴经常出现“上拉”、“下陷”等断层阴影现象,存在解释陷阱;断层阴影是断层上下盘不同层位层速度变化差异产生的。利用正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