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杂大环镍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吸附性质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wj108580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本课题组以前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模板法合成了8个具有不同官能团修饰侧链的氮杂大环金属镍配合物,并选择与不同结构的多元羧酸进行组装,获得15个羧酸桥联的配位聚合物。对它们的结构及部分配位聚合物的吸附性质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为前言,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以及超分子构筑理论、配位聚合物的研究进展和氮杂大环金属配合物及其羧酸配位聚合物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介绍本文中所用大环金属镍配合物及羧酸配体的合成和表征。   第三章使用偶氮苯-4,4′-二甲酸(H2ADA)分别与2个大环镍配合物组装,得到两个1D链状的配位聚合物,研究它们的晶体结构发现侧链含吡啶基的1D链通过分子间氢键平行堆积形成3D超分子结构,而甲氧基只以弱的分子间作用堆积。   第四章研究了1,3,5-均苯三甲酸(H3BTC)、4,4′,4″-苯-1,3,5-三苯甲酸(H3BTB)与5个不同侧链的大环金属镍配合物组装规律及得到的部分二维多孔聚合物的吸附性质,发现2-氟苄基侧链大环得到蜂窝状结构,4-氟苄基得到砖墙结构。前者对N2/H2/CO2无吸附,而后者对CO2选择性吸附并有分步吸附和回滞脱附现象。   第五章研究了使用4,4′,4″-氮三甲基-三苯甲酸(H3TCBA)与不同侧链的大环金属镍配合物组装得到的6个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和部分聚合物的吸附性质,发现大环双侧为2-氟苄胺时可得到穿插结构的聚合物,苄胺和4-氟苄胺则得到不穿插大孔道聚合物且对N2/H2/CO2均有吸附。但因有氟原子影响,两者吸附量不同;使用单边侧链大环虽可增大孔道,但框架不稳定,对N2/H2/CO2吸附量很少。   第六章对整篇论文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展望。
其他文献
生物质是一种环境友好、可再生的资源。随着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的压力迅速增长,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质逐渐受到人民的关注。生物质制氢目前仍处于研发阶段。其中,提高氢产率,能量效率、降低制氢成本、以及减少催化剂失活等,是生物质制氢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论文针对上述生物质制氢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对实验室之前发明的制氢新方法――电催化水蒸汽重整制氢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深入研究电
在乳液聚合过程中,聚电解质可通过改变乳胶粒的聚集程度与组分(引发剂、乳化剂和单体等)的扩散速率而影响丙烯酸酯乳液的聚合行为。其中,影响聚电解质性能的主要因素是聚电解质
Salen型配合物作为一种从四齿席夫碱配体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化合物,因其结构多样,合成过程简单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可作为有效的多功能催化剂,实用型非线性光学材料,良好的磁性材料,金属酶反应中心模型并且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生物学领域。Salen型配体很容易通过水杨醛及其衍生物与二胺反应得到,它们与过渡金属配位通常得到单核,双核及多核配合物。本论文中,首先合成了二胺(1,2-二胺氧乙烷),再让1
摘 要 文章简单地介绍了工业控制技术的涵义,着重介绍了工业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工业自动化控制和技术;现状;趋势;PLC  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下,我国的工业自动化化控制技术取得了长远的发展,现如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是将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操作技术以及微电子原理等结合应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实施检测、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同时也为决策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
近年来,荧光光谱法因其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优点,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十分重要且有效的光谱分析手段,相应地,设计合成不同类型的荧光试剂也成为这一领域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
【摘要】结合自动化专业的特色和当前社会对自动化专业毕业生能力的需求明确了课程群建设的总体思路,提出了专业集群转型专业发展规划,阐述自动化专业集群转型的措施。  【关键词】自动化专业 集群转型 双师型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201-01  一、前言  自动化专业控制系统课程群体系与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实践教学尚存在
阿尔法狗(AlaphaGo)3∶0战胜了李世石。也许柯洁上阵结果会不一样,但也不会太不一样,毕竟以阿尔法狗的进步速度,击败所有人类高手不是今天就是明天。那么,人工智能(AI)将会胜过人类的智慧吗?显然不会!几十年来,AI跃上了第一个台阶,但至少还要跃升两个台阶,才有跟人类智慧较量的资本。  每个学习围棋的人,必然背过围棋十诀、棋经十三篇,知道“单关无恶手”、“棋拐一头,力大如牛”等谚语,也必然知道
异相体系下的自由基聚合如乳液聚合、分散聚合、悬浮聚合、沉淀聚合等是制备功能性聚合物微球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将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自由基聚合技术引入到异相体系中,特别是在大分子RAFT(Macro-RAFT)试剂调介下的异相RAFT聚合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种方法在原位生成嵌段共聚物,并通过聚合诱导自组装形成聚合物粒子方面显示了优势。本论文致力于研究异相体系下的RAFT聚合反应及其在功能性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