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乳杆菌M8菌株的筛选及其slpM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lxr_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层蛋白(surface layer proteins, Slps)是由单一的蛋白或糖蛋白亚基构成的晶体状结构,具有保护细胞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控制营养的代谢与转运,赋予细胞的吸附与表面识别能力等功能。Slps存在于几十种微生物当中,但仅少数几种乳杆菌存在这种蛋白,含Slps的乳酸菌菌株资源显得尤为匮乏,而且,目前国内外对乳杆菌Slps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几株固定的模式菌株,对Slps结构及功能方面的研究也不尽透彻。基于此,本研究以Slps为筛选指标,从6种乳酸菌菌群丰富的生理环境中分离乳杆菌,获得富含Slps的短乳杆菌M8菌株,对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同时对Slps蛋白自组装超分子结构进行初探,最后对Slps编码基因slpM进行了克隆、表达及预测分析。所取得的一些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及鉴定含Slps的乳杆菌菌株采用SL培养基从6种基质中筛选到8株Slps菌株,其中5株菌存在Slps,经鉴定:这5株菌分别归属为3个不同的种,即: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分别命名为:Lactobacillus reuteri Y4、Lactobacillus reuteri Y6、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4、Lactobacillus brevis C7、Lactobacillus brevis M8。结合形态特征、SDS-PAGE图谱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Y4、Y6为同一种菌,二者能产生多种Slps,且含量较高;菌株P4、C7、M8均能分泌某单一的Slps,而且C7和M8均能大量分泌某单一Slps,但经传代20次以后,菌株M8的Slps产量和分子质量均十分稳定,因此,后续研究以L.brevis M8菌株为研究对象。2.分析Lactobacillus brevis M8菌株及其Slps的生物学特征在模拟宿主体内消化道微环境条件下,菌株M8及其Slps表现出良好的消化酶耐受能力与显著的黏附特性。人工胃液处理后,菌株M8的活菌数对数值由8.18降低至7.01,但存活率仍大于60%,其10倍稀释液再经人工肠液处理,活菌数呈现增殖趋势;SDS-PAGE检测胃蛋白酶液和胰蛋白酶液分别处理过的M8菌体细胞,发现菌体细胞上仍然含有大量Slps未被消化;这些结果表明:分布于细胞壁外层的Slps起到天然屏障作用,使得菌体细胞能够有效地抵抗消化酶的侵袭。采用体外Caco-2细胞模型模拟宿主小肠上皮细胞层,评价M8菌株的黏附能力。结果发现含Slps的M8菌体细胞相互聚集,并且能够黏附到Caco-2细胞周围,而经去除了Slps或经封闭了Slps活性位点的菌体细胞,黏附能力则明显受到干扰,这揭示了Slps与该菌株的黏附过程密切相关。3.纯化M8菌株的Slps采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G-75凝胶过滤柱层析法能够获得PAGE纯的Slps,该蛋白具有微生物Slps的普遍特征。在凝胶过滤层析柱实验条件下,于第52min (Rt=52min)出现最高吸收峰,获得馏分,经SDS-PAGE检测,分子质量大小与目的Slps一致,条带单一,纯化效率为82.22%。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显示:M8菌株的Slps不含蛋氨酸(Met)和胱氨酸(CyS),亲水氨基酸和疏水氨基酸含量比重相当,为30%左右,带正电的氨基酸(His、Arg)含量较高,这些特征与其他微生物SlpS一致。4.探测Slps表面形貌及免疫原性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直观地探测了M8菌株的Slps自组装超分子结构的二维形貌,同时对Slps免疫原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经AFM轻敲模式扫描测试发现:M8菌体细胞表面皱突不平,呈现出若干小颗粒状的形貌;Slps单体分子在Tris-HCl缓冲液中所形成的超分子,为中间内凹的“近圆团簇”结构,且属于纳米级尺度多的晶体结构;这些团簇结构能够进一步聚集成200nm-500nm不等直径尺度的“花朵状”晶体结构。这些超分子晶体的孔隙结构与粗糙状态,使得Slps具有庞大的表面积,从而具有很强吸附能力。以M8菌株Slps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多克隆抗血清,ELISA检测该兔抗血清效价值为空白值18倍以上,效价极高。且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Slps多克隆抗体与靶标Slps反应呈强阳性,表明菌株M8的SlpS免疫原性强、反应原性强;5.克隆与表达Slps编码基因‘’slpM"结合采用通用引物和新设计引物,即P1、P2和1f、1416r,经二步PCR扩增,获得基因slpM (GenBank登录号为:JQ063472),成功构建了"slpM-pQE30"原核表达载体,实现了slpM在E.coli JM109中的异源表达,将重组的Slps命名为"SlpM".6.预测蛋白"SlpM"的结构与功能经一系列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slpM基因编码蛋白"SlpM"理论分子质量为49.96kD;极性氨基酸与非极性氨基酸含量相当;不含Cys, Met含量极低,因此S-S键形成的可能性很低;碱性氨基酸如Lys的含量使得SlpM的pI值高达9.5,这些预测结果与M8菌株Slps实测结果相吻合。SlpM二级结构由若干β-折叠、无规则卷曲和少数几个α-螺旋构成;N-端前30位氨基酸残基构成了SP序列,起跨膜功能使Slps分布到了细胞壁外层。SlpM蛋白N-端部分序列匹配到源自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侵袭蛋白"InlB"的GW结构域,由于二者均为细胞表面蛋白、以非共价键结合在菌体细胞表面、能够黏附宿主细胞,因此,该结构可作为SlpM及其同源蛋白N-端空间结构的雏形。上述研究结果丰富了Slps乳杆菌资源,为L.brevis M8菌株及其Slps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由于大多数颏花金龟族昆虫非常罕见,且研究材料缺乏,导致其系统分类学研究十分薄弱。本研究针对分布于东洋界中印亚界(即中国秦岭以南、日本琉球以西、泰国克拉地峡以北及缅甸阿拉干山脉以东的广泛区域,和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颏花金龟族进行系统学研究。对属级阶元的系统发生地位进行了分析,对种级分类单元进行了分类学厘定,并对疑难种进行了分子鉴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中印亚界颏花金龟族属级阶元的系统发生地
酪氨酸降解途径是动物中一条非常重要的代谢途径,它的中断将会引起严重的代谢紊乱,其中延胡索酰乙酰乙酸水解酶(fumarylacetoacetate hydrolase,FAH)的缺失甚至会导致一种严重的先天性致死疾病。目前,植物中关于酪氨酸降解途径的相关研究还很少见,我们实验室通过甲基磺酸乙酯诱变筛选并鉴定了一种在短日照条件下(8小时光照/16小时黑暗)发生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拟南芥突变体sscd1(s
C2结构域是一个长度约为130个残基的钙离子(Ca+)结合结构域,其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并且在进化上较为保守。已有研究表明大量包含C2结构域的蛋白在信号传导和膜转运过程中发挥作用,其所涉及的生物过程非常的广泛。目前针对包含C2结构域的蛋白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人类和动物中,对其在植物中的了解还非常的有限。本实验室在研究拟南芥开花时间调控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编码C2结构域的基因C2-1,目前还没有对其功能
随着全球贸易化的加剧,外来入侵物种对农林业、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安全的威胁日益严重,明确其入侵机制对于预警监测和有效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成功入侵与入侵种的入侵性、入侵地生态系统的敏感性即可入侵性,以及传入过程密切相关。当聚焦到入侵种本身时,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入侵物种的成功入侵与其自身优势特性相关,即“内在优势假说”。然而,对大量入侵昆虫而言,哪些特性能赋予其入侵性尚无定论。苹果蠹蛾是世界范围内的入侵害虫
草鱼(grass carp,Ctenopharynodon idellus)是我国广泛养殖的水产品种之一,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生长快速,深受消费者和养殖户的喜爱。饲料添加剂,对于保证水产动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促进水生动物的食欲,预防各类疾病,降低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损失以及改进水产品品质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低聚乳果糖能促进生长,提高生存率。而纳豆芽孢杆菌能产生消化酶,如蛋白酶、淀粉酶和
稻曲病是由稻绿核菌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ah引起的一种水稻穗部重要病害,该病在世界各稻区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和危害。稻曲病菌侵染水稻小花后引起穗粒发病,在穗粒上形成稻曲球,稻曲球中的分生孢子座产生粉状厚垣孢子,厚垣孢子在发育过程中其颜色会发生变化,由灰色逐渐变成黄色,最终成为黑色,即厚垣孢子由非休眠状态转化为休眠状态,这种现象为表观遗传特征。厚垣孢子在颜色和休
本研究对苏北浅滩紫菜养殖筏架上的定生绿藻进行了6个航次的连续跟踪调查、以绿藻幼苗为材料建立了PCR-RFLP石莼属与盘苔属绿藻的鉴定技术、探讨了不同温度梯度下水体及沉积物中绿藻微观繁殖体的萌发数量及比例,分析了不同培养条件下浒苔的生长率、测定了浒苔藻体中含有的植物激素种类以及在不同温度下各种植物激素含量的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紫菜养殖筏架每米梗绳上的定生绿藻的重量可近似代表定生绿藻的生物量。
山茶属(Camellia)是山茶科(Theaceae)中种类较多、系统上较原始的一个属。该属植物全产于亚洲,而且我国是该属的分布中心,拥有80%以上的种类。广西位于我国南部,地处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气候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生态宜茶环境,属于茶树的次生起源中心之一。其境内拥有十分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其中包括一些极其特异的资源。据调查,地处广西西北部的柳州市融水县安太乡海拔1000 m以上的元宝山境内分布
水稻U-box E3泛素连接酶SPL11(Spotted leaf11)已被证明为一个调控植物细胞程序化死亡和抗病性的负调节因子,但是尚不清楚SPL11参与调控细胞程序化死亡和抗病反应的分子信号途径。为了解析SPL11介导的分子信号调控机制,本研究系统性地分析了SPL11互作蛋白基因SPL11-interacting protein6(SPIN6)参与SPL11介导的植物细胞程序化死亡和抗病信号调
目前,世界各国均面临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威胁,开发一种新的清洁能源迫在眉睫。生物质能源中的纤维素乙醇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佼佼者,正日益受到大家的青睐。但迄今商品纤维素酶存在活力低而不稳定、生产成本高等方面的不足,因而不能真正实现木质纤维素燃料乙醇的工业化,开发新的具有高活力的木质纤维素酶成为生物质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纤维素酶是一类可将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酶的总称,主要包括内切葡聚糖酶(en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