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定量参数对舌鳞状细胞癌原发灶不同免疫分型预测的初步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fly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舌癌是最常见的一种口腔癌,近年来发病率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癌症的免疫疗法是是在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之后治疗癌症的新领域。已有研究证实肿瘤微环境与肿瘤的免疫逃逸密切相关。肿瘤微环境是肿瘤发生、生长的内外环境,是促进癌细胞增殖、存活、侵袭和迁移的必不可少的参与者。肿瘤微环境中淋巴细胞的浸润类型和PD-L1的表达与免疫治疗的预后密切相关。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作为一种具有功能性的磁共振成像技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其原理是水分子的布朗运动,在人体组织内,水分子弥散受限的方向和程度不同,反应为图像上信号强度的不同,表观扩散系数(ADC)能够真实反映组织内水分子的弥散情况,提供病变内部病理生理变化的信息。可能成为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非侵入性生物预测标志物。[研究目的]本课题将研究使用MRI定量参数预测舌鳞状细胞癌原发灶不同免疫分型的可行性,分析在不同免疫分型中肿瘤细胞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PD-L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DWI定量特征ADC值与体积值与在不同亚型中的差异性,评估其对舌鳞状细胞癌原发灶不同免疫分型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一、病例资料收集2012.8月至2020.4月手术前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舌鳞状细胞癌的29例患者样本,2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26-85岁,平均年龄(56.55±11.07)岁。二、MRI检查:采用1.5T超导MRI扫描仪(Philip,R2SH7A5型)对29例舌癌患者进行MRI检查、DWI检查及常规增强扫描检查。所有患者MRI原始图像均导入图像后处理工作站,使用Mricron软件对Dicom格式的图像进行处理,在b值取1000s/mm~2的ADC图上,参照T2脂肪抑制序列避开明显的坏死、液化及囊变区,手工勾勒感兴趣区ROI,选取病灶最大层面进行感兴趣区的勾画并重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使用3Dslicer软件在DWI图像上逐层勾画肿瘤边界,自动分割肿瘤体积。三、免疫组化检测:将舌癌组织蜡块切成约3um厚度均匀的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染色后将所有切片使用数字化病理切片扫描仪(3DHISTECH)扫描后阅片,在扫描仪配套软件(Case Viewer)上采用半定量评分的方法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判读。四、统计学方法:应用IBM 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中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示意图为含有标准差的柱状图;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表示,示意图为箱状图。Fisher确切检验法对PD-L1+、CD3+、CD8+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了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CD3+、CD8+高低表达组中PD-L1表达的差异性,Kruskal-Wallis H法检验不同免疫分型中PD-L1+表达的差异性以及不同病理分化组中CD3、CD8表达情况的差异。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不同分化组间的ADC值差异,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校正法。不同分化组间V值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实验结果]一、舌癌的MRI表现29例舌癌在MRI图像上主要表现为呈斑片状、块状、结节状或条状的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在T1W1序列表现为低信号、稍低信号或等信号,在T2W1抑脂序列上表现为稍高信号、高信号或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高信号,DWI序列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弥散受限,呈高信号。ADC图上表现为低信号或偏低信号。二、DWI定量参数值29例舌癌患者DWI图像的ADC值服从正态分布,均数±标准差为(1.161±0.185)x10-3mm~2/s。体积V值不服从正态分布,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为2264.42(1068.74~6950.63)mm3。三、病理指标表达水平及相关性CD3+表达评分为6.8±2.9,CD8表达评分为4.0(2.6~8.4),肿瘤细胞的PD-L1+表达评分为2.0(0~7.0),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对PD-L1+表达评分为0.6(0~1.9)。CD3+表达评分与CD8+表达评分呈正相关(γ=0.655,P<0.001)。肿瘤细胞的PD-L1+表达评分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PD-L1+表达评分呈正相关(γ=0.619,P<0.001)。CD8+表达评分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PD-L1+表达评分呈正相关(γ=0.426,P<0.05)。四、不同肿瘤微环境状态下PD-L1表达的差异性在CD3+高表达组和CD3+低表达组中,肿瘤细胞的PD-L1+表达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PD-L1+表达不具有差异性。根据CD8分布的差异可将肿瘤分为不同的免疫表型:免疫炎症型、免疫豁免型、免疫沙漠型。在不同免疫表型组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PD-L1+表达具有组间差异性(P<0.05),其中免疫炎症型和免疫沙漠型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PD-L1+的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五、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ADC和V值的差异性不同年龄、性别、浸润深度、颈部淋巴结转移和未转移组中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分组中,16例男性组与13例女性组的V值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9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组和20例颈部淋巴结未转移组的V值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3。不同年龄和浸润深度分组中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六、不同病理分化程度组中ADC和V值的差异性高中低分化组ADC值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高分化组与中分化组进行比较,高分化组与低分化组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低分化组的V值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七、不同肿瘤微环境状态下ADC和V值的差异性CD3+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相比,ADC值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免疫分型组中ADC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CD3+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相比,V值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同免疫表型分组中V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在舌鳞状细胞癌原发灶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PD-L1+的表达与CD8+表达评分具有相关性,根据CD8+细胞的浸润情况观察到舌鳞状细胞癌原发灶中具有不同的免疫分型(免疫炎症型、免疫豁免型、免疫沙漠型),不同分型组PD-L1+的表达具有差异性,免疫炎症型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PD-L1+表达更高,免疫沙漠型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PD-L1+表达更低,这将在免疫治疗中产生不同的反应。二、表观扩散系数(ADC)在不同病理分化程度的舌癌中具有显著差异性,随着舌癌恶性程度增加,ADC值有下降的趋势,可以在治疗前通过ADC值评估肿瘤恶性程度。肿瘤体积值在颈部淋巴结转移组中更高,可以通过肿瘤体积预测舌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在不同免疫亚型中,肿瘤体积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CD3+高表达组中,肿瘤体积值更低,在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的评估中体积值可以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
其他文献
世界范围内各种有机染料对自然水域的污染已成为人类急需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之一。任何一种单独的染料废水处理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吸附-光催化联用技术具有去除效率高、环境友好、能耗低等优点,在高效去除水溶液中染料污染物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开发具有优异吸附效率和光催化性能的复合材料至关重要。在众多的碳材料中,生物炭以其价格低廉、比表面积大、表面官能团丰富、吸附能力强等优势成为潜在的吸附-光催化
近年来,机器学习在诸多现实任务中取得了成功应用,其中一个关键要素在于模型的构建拥有充分的标记数据。然而,现实场景下,标记数据的获取通常代价高昂,亟需要能够有效减少标记代价的机器学习框架,半监督学习就是其中的一类主流范式。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半监督学习在封闭场景下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其在面临开放场景时,效果大打折扣,亟待研究能够有效应对开放场景的学习算法。具体而言,1)在开放场景下,类别集合不再固定
经历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多年的快速化城镇化进程,“人的城镇化”已然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深刻地变革这城乡关系,城市与乡村之间由单向层级结构演化为城乡网络结构。现有关于人的城镇化研究,或是讨论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研究的路径、内涵与价值意义,或是从宏观视角讨论城镇化过程中宏观人口迁徙在地理空间上的特点,而对“人的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层面关注不足,尤其是从微观个体视角出发的相关研究较少。由此,本
乡村农产品观光工厂是近年来出现的乡村新型建筑类型,对于乡村产业发展和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其设计进行的研究有助于保留传统文脉、催生集体记忆,塑造村民对村庄价值的自信心与认同感,从而促进城乡协调共生发展。本文的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对象、相关概念、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并提出本篇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是观光工厂的基础研究,包含相关理论、发展模式、功能构成、设计规范、实际案
石墨烯是21世纪研究最广的材料之一,由于其卓越的综合性能,制备和应用日益受到关注。铜基化学气相沉积法是目前制备石墨烯最普及的方式之一,但要制备符合相应品质的石墨烯仍然较为困难。与此同时,尽管石墨烯性能优异,并被广泛应用于研究,但其在实际应用领域一直受到限制。本文从石墨烯的生长和制备出发,研究了少层石墨烯在铜箔防腐领域的作用,并将石墨烯作为OLED器件的阳极进行器件制备和性能测试。本文在石墨烯生长控
二维材料是指一类由单层或少层原子或分子层组成的,在一个维度上尺寸减小到极限的纳米材料,伴随着2004年石墨烯通过机械剥离法被成功制备,研究者对二维材料家族的探索开始不断深入,而二维材料的制备及其表征是这一领域极为重要的两大课题。本论文就沿着这两条研究线路分别展开。在制备方面,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是目前一种有望应用于大规模生产二维材料的可靠方法,它有可控性好,可重复性高,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因此
祥林嫂——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善良、质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的反抗精神,但·终·于受侮辱、受迫害。小说《祝福》正是通过对祥林嫂形象的塑造,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精神摧残和它的吃人本质,指出了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期刊
目的比较不同的穿刺活检方案对多参数磁共振(mp MRI)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PI-RADS)评分4~5分患者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378例前列腺PI-RADS评分为4~5分且接受前列腺靶向穿刺联合系统穿刺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研究的所有患者的穿刺活检操作均经会阴途径,在mp MRI/经直肠超声融合图像引导下,先行靶向穿刺,再行12针系
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导致了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电催化技术是实现可持续化生产化学燃料而不产生有害副产物的有效途径之一。一方面可以通过电催化还原CO2,将其转化为水和化学燃料,从而降低CO2排放量;另一方面,电催化水分解作为电催化还原CO2的半反应,可以产生氢气(H2)和氧气(O2),提供可再生清洁能源。催化剂是实现高效电催化反应的关键因素,铁基反钙钛矿材料由于其丰富的物理性质以及灵活的成
自上世纪以来,高温超导材料作为未来极具应用前景的材料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当前高温超导的物理机理仍然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5d过渡金属铱氧化物因其d轨道电子在强自旋轨道耦合效应与电子关联效应共同作用下而具有许多新奇的物理性质,有望通过电子掺杂而实现高温超导。铜基高温超导是基于铜原子的3d轨道电子,因此探索5d轨道电子对高温超导的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对于5d铱氧化物的研究多集中于反铁磁型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