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舌癌是最常见的一种口腔癌,近年来发病率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癌症的免疫疗法是是在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之后治疗癌症的新领域。已有研究证实肿瘤微环境与肿瘤的免疫逃逸密切相关。肿瘤微环境是肿瘤发生、生长的内外环境,是促进癌细胞增殖、存活、侵袭和迁移的必不可少的参与者。肿瘤微环境中淋巴细胞的浸润类型和PD-L1的表达与免疫治疗的预后密切相关。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作为一种具有功能性的磁共振成像技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其原理是水分子的布朗运动,在人体组织内,水分子弥散受限的方向和程度不同,反应为图像上信号强度的不同,表观扩散系数(ADC)能够真实反映组织内水分子的弥散情况,提供病变内部病理生理变化的信息。可能成为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非侵入性生物预测标志物。[研究目的]本课题将研究使用MRI定量参数预测舌鳞状细胞癌原发灶不同免疫分型的可行性,分析在不同免疫分型中肿瘤细胞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PD-L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DWI定量特征ADC值与体积值与在不同亚型中的差异性,评估其对舌鳞状细胞癌原发灶不同免疫分型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一、病例资料收集2012.8月至2020.4月手术前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舌鳞状细胞癌的29例患者样本,2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26-85岁,平均年龄(56.55±11.07)岁。二、MRI检查:采用1.5T超导MRI扫描仪(Philip,R2SH7A5型)对29例舌癌患者进行MRI检查、DWI检查及常规增强扫描检查。所有患者MRI原始图像均导入图像后处理工作站,使用Mricron软件对Dicom格式的图像进行处理,在b值取1000s/mm~2的ADC图上,参照T2脂肪抑制序列避开明显的坏死、液化及囊变区,手工勾勒感兴趣区ROI,选取病灶最大层面进行感兴趣区的勾画并重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使用3Dslicer软件在DWI图像上逐层勾画肿瘤边界,自动分割肿瘤体积。三、免疫组化检测:将舌癌组织蜡块切成约3um厚度均匀的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染色后将所有切片使用数字化病理切片扫描仪(3DHISTECH)扫描后阅片,在扫描仪配套软件(Case Viewer)上采用半定量评分的方法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判读。四、统计学方法:应用IBM 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中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示意图为含有标准差的柱状图;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表示,示意图为箱状图。Fisher确切检验法对PD-L1+、CD3+、CD8+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了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CD3+、CD8+高低表达组中PD-L1表达的差异性,Kruskal-Wallis H法检验不同免疫分型中PD-L1+表达的差异性以及不同病理分化组中CD3、CD8表达情况的差异。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不同分化组间的ADC值差异,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校正法。不同分化组间V值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实验结果]一、舌癌的MRI表现29例舌癌在MRI图像上主要表现为呈斑片状、块状、结节状或条状的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在T1W1序列表现为低信号、稍低信号或等信号,在T2W1抑脂序列上表现为稍高信号、高信号或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高信号,DWI序列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弥散受限,呈高信号。ADC图上表现为低信号或偏低信号。二、DWI定量参数值29例舌癌患者DWI图像的ADC值服从正态分布,均数±标准差为(1.161±0.185)x10-3mm~2/s。体积V值不服从正态分布,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为2264.42(1068.74~6950.63)mm3。三、病理指标表达水平及相关性CD3+表达评分为6.8±2.9,CD8表达评分为4.0(2.6~8.4),肿瘤细胞的PD-L1+表达评分为2.0(0~7.0),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对PD-L1+表达评分为0.6(0~1.9)。CD3+表达评分与CD8+表达评分呈正相关(γ=0.655,P<0.001)。肿瘤细胞的PD-L1+表达评分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PD-L1+表达评分呈正相关(γ=0.619,P<0.001)。CD8+表达评分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PD-L1+表达评分呈正相关(γ=0.426,P<0.05)。四、不同肿瘤微环境状态下PD-L1表达的差异性在CD3+高表达组和CD3+低表达组中,肿瘤细胞的PD-L1+表达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PD-L1+表达不具有差异性。根据CD8分布的差异可将肿瘤分为不同的免疫表型:免疫炎症型、免疫豁免型、免疫沙漠型。在不同免疫表型组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PD-L1+表达具有组间差异性(P<0.05),其中免疫炎症型和免疫沙漠型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PD-L1+的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五、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ADC和V值的差异性不同年龄、性别、浸润深度、颈部淋巴结转移和未转移组中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分组中,16例男性组与13例女性组的V值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9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组和20例颈部淋巴结未转移组的V值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3。不同年龄和浸润深度分组中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六、不同病理分化程度组中ADC和V值的差异性高中低分化组ADC值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高分化组与中分化组进行比较,高分化组与低分化组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低分化组的V值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七、不同肿瘤微环境状态下ADC和V值的差异性CD3+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相比,ADC值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免疫分型组中ADC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CD3+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相比,V值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同免疫表型分组中V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在舌鳞状细胞癌原发灶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PD-L1+的表达与CD8+表达评分具有相关性,根据CD8+细胞的浸润情况观察到舌鳞状细胞癌原发灶中具有不同的免疫分型(免疫炎症型、免疫豁免型、免疫沙漠型),不同分型组PD-L1+的表达具有差异性,免疫炎症型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PD-L1+表达更高,免疫沙漠型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PD-L1+表达更低,这将在免疫治疗中产生不同的反应。二、表观扩散系数(ADC)在不同病理分化程度的舌癌中具有显著差异性,随着舌癌恶性程度增加,ADC值有下降的趋势,可以在治疗前通过ADC值评估肿瘤恶性程度。肿瘤体积值在颈部淋巴结转移组中更高,可以通过肿瘤体积预测舌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在不同免疫亚型中,肿瘤体积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CD3+高表达组中,肿瘤体积值更低,在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的评估中体积值可以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