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界面蒸发体的设计及其海水淡化特性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饮用的淡水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正在面临严重短缺问题。海水(苦咸水)淡化正在成为获取淡水的重要途径。目前已在运行的海水淡化方式如热法和膜法处理过程中存在着消耗化石能源并且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的问题。相比于传统化石能源,太阳能作为一种可持续绿色能源,可以为海水淡化提供新型的能量支撑。太阳能蒸发海水淡化作为直接利用太阳能得到蒸馏净水的技术,正在逐渐得到广泛关注。目前,以界面加热为基础的太阳能蒸发海水淡化技术存在着太阳能吸收率不佳、产生蒸汽通量较低、盐结晶无法处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设计和制备出了一系列高效且经济的光热界面蒸发体,保证蒸发体的太阳光的光谱吸收和良好的能量转换,实现了太阳能蒸发海水淡化整体效率的提升。目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
  首先,由于疏水膜表面截留空气使水难以附着,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从而利于蒸发界面蒸发,设计了一种廉价石墨薄层与纤维纸结合的疏水膜进行太阳能海水淡化处理。通过对石墨含量的优化得到了具有高的光谱吸收率(77%)的光热膜,该膜由于其疏水层性质可以自漂浮在水面进行界面加热,并且蒸发速率是直接光照水的1.5倍。在加入保温层进行热管理之后,系统热损失降低,界面蒸发速率提升,能量转换效率达到70%。在对其进行折叠优化处理后,光在两壁之间重复吸收使得反射损失减弱,能量转换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蒸发速率为1.16kg m-2h-1。鉴于该膜制备方法简单,可在无需太阳能以外的能源辅助的条件下高效运行,极其适用于应急条件下的海水淡化及紧急供水。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连续多天的蒸发实验过程中,由于蒸发速率超过盐的回运速率,在疏水膜的表面会产生盐结晶污染并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逐渐积累。盐结晶污染会增加光反射并阻碍膜的水输运通道,导致蒸发速率逐渐降低。
  由于疏水膜在界面蒸发海水淡化过程中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盐结晶问题且蒸发通量较低,因此,制备了超亲水光热纤维膜来探究浸润性及结构对于蒸发及盐结晶过程的影响。首先制备了超亲水纤维膜PCF,该膜以超亲水纤维膜为基体,以高分子聚合物聚吡咯(PPy)为光热转换涂层。在对聚合时间进行优化后,PCF的光谱吸收率可达96%。在太阳能界面蒸发过程中,其蒸发通量为1.52kg m-2h-1,对应能量转换效率为90%,较疏水膜有大幅提升。并且,由于超亲水性提供了连续的水通道,高的孔隙度提供了丰富的自由水,在停止光照后,PCF可以在短时间内将膜表面形成的结晶溶解并运回原海水中。在良好的自清洁能力辅助下,PCF可以在25天内运行稳定(平均速率1.42±0.03kg m-2h-1),展现了良好的长期稳定运行能力。与此同时,制备了超亲水光热纤维膜PDA/PEI/PPy@PI,该膜以静电纺丝PI膜为疏水内核,以PPy为光吸收涂层,以具有超亲水性和耐腐蚀性PDA/PEI的涂层作为外壳。在优化聚合时间内,PDA/PEI/PPy@PI膜具备了低的表面粗糙度和广谱的太阳能吸收率(93%),在太阳能蒸发过程中,其蒸发通量为1.43kg m-2h-1,对应能量转换效率为87%,较疏水膜有大幅提升。由于光滑的界面对于盐结晶的附着力低,结晶位置会随着水的运输方向变化而变化。在单边水输运情况下,盐结晶会在水输运方向最远端形成结晶,该盐结晶不覆盖膜表面并且易于清理。该膜在连续7天的脱盐过程(10wt%盐水)中稳定运行(平均速率1.21kg m-2h-1),同时,盐结晶的平均收集率可达60.2%,展现了良好的盐资源化回收能力。
  超亲水光热膜蒸发体对于界面蒸发通量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即使二维蒸发的太阳能量转换效率达到100%,蒸发通量也只有1.6kg m-2h-1左右。因此,本研究将亲水界面拓展至三维空间,制备了以玉米秸秆为基体的三维光热蒸发体(PMS),使其在利用太阳光能的同时利用集聚在环境中的热能,从而提升蒸发通量。PMS具备了极好的水纵向提升能力和广谱的太阳能吸收率(97.5%)。在太阳能蒸发过程中,伸出水面到三维空间的单根PMS三维蒸发体的蒸发速率与蒸发高度成正比,在最优高度下的蒸发量为其在平面状态下的蒸发量的6.4倍。通过调整蒸发体之间蒸发场的相互作用,在组成阵列后,最大蒸发速率可达3.0kg m-2h-1,远高于早期报道的阵列蒸发体。在海水淡化应用中,PMS可以使盐离子运输达到平衡而不产生盐结晶问题。在连续海水淡化运行5天后,三维蒸发体能够保持稳定的通量(8.72kg m-2h-1),具有良好的持续性和耐久性。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通过构筑不同浸润性的界面蒸发体和维度的提升,实现了太阳能蒸馏净水通量提升。同时解决了盐水分离过程中盐污染及盐资源化回收的技术难题。在接下来的研究过程中可进一步优化蒸发体的物理性质,实现高通量的太阳能海水淡化,为其实际应用提供可能。
其他文献
本文对WPKI关键技术与应用进行了研究。文章在研究WPKI的基础理论、技术框架以及应用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参考当前存在的WPKI生产厂商以及开源的WPKI实现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一个较为实用的WPKI系统方案,分析与研究了ECC在WPKI中的应用,介绍了系统中涉及的实现技术规范,给出了系统的总体实现逻辑模型。介绍了PKI的概念、组成、信任模型、相关的标准和应用;分析了WPKI的一些关键技术,研究了W
学位
本文研究了Yb3+敏化R3+(Er3+,Pr3+,Ho3+)在重金属氧化物玻璃中的上转换发光性质及其敏化过程和效果。论文第一章首先简要地概述了上转换发光的研究进展,综述了玻璃基质中Yb3+敏化稀土离子上转换发光研究现状和理论研究基础,然后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论文的第二章,主要阐述了Bi2O3-GeO2-Na2O玻璃系统中Yb3+离子浓度和玻璃成分对Yb3+敏化Er3+上转换发光性质影响,结
近年来一种不寻常的类钙钛矿结构的材料CaCu3Ti4O12(简写为CCTO)由于其具有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而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目前,对这种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固相烧结制备方法上。但传统的固相烧结法在制备粉体原料时,存在粉体颗粒大、成分不均匀、烧结温度高等特点。以这种粉体原料为基础所烧结的陶瓷的晶粒大小不均匀、致密度低及重复性差,导致介电陶瓷材料的成品率低下,性能差。而溶胶-凝胶液相法制备的超
学位
学位
数字图像水印技术是信息隐藏的一个分支,它利用人眼视觉冗余,将标志信息作为水印嵌入到被保护图像之中,是数字图像版权保护的一个新兴方法,也是数字产品版权保护领域中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己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本文改进了三种基于小波变换域的彩色图像水印算法。  第一种水印算法是首先从原始彩色图像中提取出蓝色分量,对其进行三级离散小波分解,提取低频分量,然后将预处理过的水印信息嵌入进去,最后将已
学位
本文对掺Er重金属氧化物光纤放大器基质材料进行了研究。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阐述了稀土离子掺杂激光玻璃的理论基础和稀土掺杂光纤放大器及基质材料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内容和目的。第二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玻璃样品的制备、玻璃样品各种性质的测试和光谱理论计算,主要包括Judd-Ofelt理论(J-O)、McCumber理论以及无辐射跃迁理论。第三章介绍了Er3+单掺Bi2O
学位
本文对掺铒碲酸盐玻璃光纤的光谱性质及其放大器特性进行了研究。文章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光纤通信的发展概况以及波分复用系统和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研究与发展。第二章介绍了论文中涉及到的一些理论知识,其中包括Judd-Ofelt理论、McCumber理论、无辐射跃迁机理。第三章研究了在Er3+单掺和Er3+/Yb3+共掺TeO2—ZnO—La2O3玻璃中引入Ce3+离子对光谱性能的影响。第四章研究了
学位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掺杂在SiO2玻璃中的Bi离子在1.14 μm为发光中心的荧光半高宽达200 nm。在GeO2基质中,Bi离子的发光中心带红移至1.3 μm。这是迄今为止所知的拥有最宽近红外发射的金属离子掺杂玻璃。但是在这些玻璃中Bi离子的放光机理还不清楚。本论文研究了Bi掺杂的超宽带发光的不同基质玻璃,并对Bi离子以何种价态产生的超宽带发光做了初步的探索。本论文第一章绪论中概述了光纤放大器的
学位
负折射率材料是指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同时为负的人工合成材料。电磁波在这种介质中传播时将显现出与通常介质不同的各种逆向或反向效应,如负折射效应、逆多普勒效应、逆切仑科夫辐射等等。负折射率材料的发现是当前物理与电磁学研究领域中的前沿与热点问题。由于负折射率材料的应用需要以电磁波的理论为基础,而负折射率材料现在还基本上处于初期研究的阶段,所以尽快地了解电磁波在各种负折射率波导中的传输特性,能够对负折射率材料
传统化学还原沉淀法去除Cr(VI)具有设备简单、易于操作、去除效果好和铬泥可回收等优点,但存在酸用量大、沉渣多且不易沉降、还原剂过量投加和终点pH控制要求高等难题,文中围绕上述问题,并结合固体废物粉煤灰(FA)在水处理中应用问题开展相关工作。在对FA中元素浸出的影响因素和浸出特性研究基础上,以FA为原料制备多种类型的粉煤灰浸提液(FAEm),进行其强化NaBH4除Cr(VI)效能和机制研究。通过N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