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民族革命大学(简称“民大”)为研究中心,从民大创建的背景、总校和分校、教育的优缺点等方面进行论述。1937年11月,太原被日寇侵占,阎锡山行营退到了临汾。日军所到之处,晋绥军一触即溃,山西很多地方官员逃到了大后方,阎锡山处于缺兵少将的境地。中共从民族大义出发向阎锡山伸出橄榄枝,与阎锡山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国共产党、牺盟会以及一些进步人士的建议和帮助下,阎锡山创建了一所培养政治和军事人才的大学,即民族革命大学。民大在淞沪会战期间建立,当时人们正踊跃支援抗战,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热潮。抗战热潮的大背景下,民大得到了国内政界、文化界的普遍响应。许多著名教授、学者,如江隆基、侯外庐、温健公、李公朴、萧军、萧红等先后来到民大任教;大批爱国青年历尽千辛万苦聚集到民大求学。一时间民大人才济济,成为当时中国高等教育的典范。民大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为抗战培养了大量的军事和政治人才;另一方面有利的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民大成立后,分大学部、高中部、初中部。大学部学员在民大总校(今铁佛寺和临汾一中内)容纳不下,便又在临汾师范(今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设立了民大一分校;另外把民大初中部、高中部迁到运城,分别称为二、三分校。同时抽出一部分初、高中部的学员到曲沃与山西决死队第三纵队随营三分校学员合并,成立了民大四分校。在艰苦的抗战环境里,民大总校(1938年1月20日--1947年后半年解散)、一分校(1937年冬--1943年民大一分校并入了山西省立第四联合中学,简称“四联中”)、二分校(1937年冬--1943年改名第五联合中学)、三分校(1938年初--1938年5月底与总校合并)、四分校(1937年冬--1938年冬解散),辗转迁移,校址几经变更。由于总校和分校迁移地点及时间不尽相同,在研究的过程中采取分别研究结合综合研究的方法,从民大总校、分校创立、发展、消亡、特色等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梳理,尽量兼顾到民大总校和各分校完整性的同时把总校和每个分校情况条理化和清晰化。民大特殊的建立背景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使其具有了很多特色。文中将民大与抗大(抗日军政大学)在师资、生源、课程、纲领、性质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突显了民大的办学特色。民大实行与国民政府规定的“战时当平时看”不同的抗战政策,走出了一条与国统区、日伪敌占区、敌后根据地不同教学风格和特色的道路。民大将学制缩短为三个月以及教学内容“学以致用”,达到了短期内培训大量抗战人才的目的,有力的支援了抗战,但随着阎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破裂,民大逐渐沦为了阎锡山的干部培训班。民大从创建到消亡,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二战区各派势力的犬牙交错、合作冲突并存的复杂局势,为研究二战区抗战、统一战线、抗战教育等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