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新世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地质历史时期,其相对稳定、适宜的气候环境是史前人类文明产生和延续的摇篮。然而,全新世看似相对稳定的气候,近年来被揭示仍存在百年~千年尺度的气候振荡周期和快速气候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全新世这些快速的气候变化事件与某些古文明的衰落在时间上几乎一致。因此,探讨全新世快速气候事件对人类文明衰落的影响成为全新世人与气候关系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诞生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良渚文明,在大约4.0cal. ka BP前后走向衰亡,并与后续的马桥文明形成了明显的文化断档。良渚文明的衰落是全球气候突变的产物,还是仅为时间上的耦合,或者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深受研究者的关注。良渚文明衰落的气候、环境学研究,可以成为了解全新世气候快速变化对古文明衰落影响的一个典型案例。研究区内的天目山保存有小范围的山地沼泽泥炭,较少受人类干扰,且沉积相对连续,是研究气候演变的较理想材料。泥炭沉积物中保存的植物碎屑、种子和炭化的木屑也是加速质谱(AMS14C)测年的可靠材料,有助于建立可靠的年代学框架。另外,随着近年来大量良渚文化遗址被发掘,良渚文明的演变历史以及文化内涵被更多地揭示出来,这为探讨研究区气候变化与史前人类活动相互关系提供了可能。本文在高精度加速器测年的基础上,首先对天目山千亩田山地泥炭进行了古气候学研究,建立了本区大约5.3cal. ka BP以来的气候变迁框架;然后结合中国不同地区已有的古气候学、海平面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大量考古学资料,从时空角度分析了本区良渚遗址的时空变化、人类活动特征对气候、海平面波动变化的响应。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良渚文明衰落的可能气候、环境动力学原因。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太湖地区最近大约5.3~4.2cal.ka BP以来的气候特征天目山千亩田山地沼泽泥炭大约形成于5.3~4.2cal.ka BP以后,对应于整个东亚季风区全新世中晚期降水减少,这为泥炭的堆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泥炭沉积物古气候学代用指标的研究表明,太湖地区最近大约4.2cal.ka BP以来呈现变干的趋势,其中大约4.2~3.2cal.kaBP为相对偏湿;3.2~0.4cal.ka BP气候相对偏干;0.4cal.kyr BP以来气候总体偏湿。这也表明良渚文明衰落的气候背景是偏干的。2.太湖地区良渚文化遗址时空演变规律本文收集、整理了研究区400个良渚文化遗址点,其中156个具有早、中、晚分期,利用ArcGIS9.3系统对这些遗址点进行了时空演变规律分析。(1)遗址数量变化规律:不同时期遗址数量统计表明:良渚早期到晚期文化遗址数量不断增加,但增长率却逐渐降低;不同分期遗址的叠置状况分析表明,良渚晚期单一型遗址较早、中期偏高,晚期遗址叠加中期遗址上的比例高于中期遗址叠加早期遗址上和晚期遗址叠加早期遗址上的比例。(2)遗址分布规律:良渚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钱塘江以北,长江以南,宁镇山脉以东的广大区域。但其并不是完全零散分布,而是存在四个显著的遗址分布集聚区(1)常州-江阴-张家港-无锡区;(2)苏州-昆山-吴江-青浦区;(3)嘉兴-海宁-平湖区;(4)瓶窑-良渚区。良渚早期遗址集中分布在太湖西北部、东部以及南部;良渚中期文化遗址主要集中分布于太湖南部,特别是良渚-瓶窑地区;良渚晚期文化遗址主要集中在太湖东部,向东分布范围明显扩大,并向东部岗身后缘集聚。(3)遗址迁移规律:良渚早期到中期文化遗址主体向南扩张;良渚中期到晚期,文化遗址整体向东北方向迁移,主要迁向岗身后缘。3.良渚文明衰落潜在气候动力学以及下垫面分析(1)鉴于大约4.0cal. ka BP前后中国新石器文明的普遍衰退(CNCC, Chin a Neolithic Culture Collapse)>本文首先从区域尺度分析了中国84个地点,110条有精确年代学基础的古气候记录,用于讨论该时段前后气候的水热变化特征,及其与新石器文明衰落的可能联系。结果表明:4.0cal. ka BP前后中国绝大部分地区气候以降温为主。从湿度变化上看,北部、西北部的干旱区以及东部季风区的大部分地区气候为干或偏干状况,仅有少数记录,如长江下游、黄土高原中部偏南地区为“洪水”频发表征的湿度增加。结合气候动力学上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变化对东亚地区降水变率的影响,认为大约5.0~4.0cal. ka BP期间ENSO的增强以及变率的加大影响了这个两个地区的降水变率,导致所谓的“洪水”异常。(2)虽然4.0cal. ka BP前后良渚文明的衰落是在趋干、降水变率加大的气候背景之下,但下垫面的变化则对良渚文明的衰落具有直接作用。因此,本文认为在趋干的气候背景下,ENSO活动频发导致降水变率增大,加之相对海平面上升、环太湖流域沼泽化扩大等下垫面变化,可能共同导致了研究区的水环境异常,人类活动受限,良渚文明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