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拟从互文性的角度来研究辜鸿铭翻译的《中庸》英译本。互文性理论最早由茱莉亚?克里斯蒂娃提出,后经罗兰?巴特、热拉尔?热内特、米歇尔?里法泰尔等人的拓展,已经发展成为文学批评和翻译研究领域的重要术语。互文性声称,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转化和吸收,都是由引语的拼接构成的。将互文性引入翻译研究,打破了传统的翻译忠实观对等观。根据互文性理论,翻译可以视为是语言、文本、文化等因素相互交错下的一种改写活动,任何文本都只是巨大而又复杂的互文网络中的一个织点。互文性理论综合考虑了译本产生的历史时代背景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从而为我们详细而全面地分析译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中庸》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作,也是《四书》里最富哲学意蕴的一部,至今仍然对中国人的言行影响巨大。辜鸿铭是中国儒经英译的第一人,打破了该领域长期被西方汉学家和传教士垄断的局面,其译本在西方广为流传,成为中国翻译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作为一个中国和西方文化的集大成者,辜氏正好生活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时代,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落后导致西方社会对中国文化的漠视和鄙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辜氏把中国经典中的《论语》和《中庸》翻译成英语介绍到西方,通过大量征召西方著名作家、哲学家和《圣经》的言论来为《中庸》作注,以此来证明中华文化绝不亚于西方文明。为了让其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庸》的真意,为了让其译本更易于为西方社会所接受,辜氏在翻译中不仅大量掺杂了西方话语,而且巧妙地对中西文化进行了对比与对照,既提高了其译本的可接受性,又挖掘出了中西文化的相似性及中国文化的长处,还对原文进行了调序来增强其逻辑性。本文从用词、引用和注解三个方面由微观到宏观地分析了辜氏译本中的互文性,指出了他采取互文翻译方法的原因并从互文性的角度重新评价了辜氏的翻译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