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陷入了长期的经济萧条。经济的长期停滞以及体制弊端引发了包括公司治理在内的日本经济体制的一系列变革,日本公司治理变革也成为备受理论研究和实践关注的焦点。加强日本公司治理变革的研究,不但可以丰富公司治理理论的研究,还可以推进人们对制度变迁的认识;不但可以提高对日本公司治理变革实践的解释能力,还可以对同处东方文化背景下又正值转轨阶段的我国公司治理改革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借鉴。关于日本公司治理变革的研究成果很多,但研究结果大相径庭。为了进一步揭示日本公司治理变革的实质,论文以“契约关系变革”为切入点,运用契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来研究日本公司治理的变革。这一研究视角不但有利于揭示公司治理的契约本质,还有助于动态地解释变革过程,而且还为公司治理研究提供一种有益的方法——分立式研究结构。公司治理是一系列契约的集合,是与公司利益相关的各契约方在平等博弈的基础上形成的权力制衡体系。本文从股东与经营者的契约关系、公司与债权人的契约关系、公司与雇员的契约关系、交易企业间的契约关系四个层面研究日本公司治理的变革,并按照“契约环境变化——契约矛盾凸显——契约变革实践——契约变革绩效”的框架展开分析。经过系统研究,发现日本公司治理的契约关系已经由封闭转向开放,由重视协调转向重视竞争,具体表现为如下方面变革:(1)契约关系的产权基础明显变化:企业间相互持股不断减少,银行持股持续下降,个人持股比例上升,国内外机构投资者投资比例大幅增长;(2)契约结构明显调整:法律明确许可公司可以在日本传统的“二元水平制”结构和英美“一元制”结构以及融合形成的第三种结构之间自由选择,使股东与经营者的契约结构呈现多样化形态。在契约结构调整中,董事会决策机制、监事会监督机制得到不同程度的强化,股东利益回归,对经营者监控作用增强;(3)银行治理功能明显弱化:一方面企业融资渠道拓宽,依靠银行贷款减少;另一方面主银行迫于经营竞争压力,主动减持股份,对企业相机治理的作用降低。企业与银行相对实力的变化使公司与债权人的关系趋向松散与开放;(4)终身雇佣关系逐渐松动:终身雇佣制的传统虽然仍旧存在,但适用范围逐渐缩小,年功序列制发生改变,业绩主义、能力主义逐渐提升,雇佣形式、工资体系等雇佣契约也呈现多样化;(5)企业间关系明显调整:大企业间相互持股关系松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下包关系也被削弱,企业间的关系由封闭走向开放,竞争力量不断扩大。但应该注意的是,这些变化对日本所有企业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日本出现了公司治理类型多样化的趋势,不仅存在传统类型的企业,也存在市场化融资和关系型雇佣相融合的企业,还有关系型融资和市场化雇佣相融合的企业。融合型企业表现出较高的公司治理绩效。尤其市场化融资和调整后的关系型雇佣(终身雇佣与业绩工资并存)相融合的企业,显示出非凡的国际竞争力。基于上述变化,可以得出日本公司治理契约关系变革的基本结论,即日本公司治理正在发生出乎人们预料的变革。当然,这一变革并不是对传统公司治理契约的全面否定,也并没有向英美公司治理模式单向趋同,而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形成了新的制度均衡。日本公司治理的变革实践对我国公司治理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