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质岩有关的钨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以皖南竹溪岭为例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hongshan_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范围内与W成矿密切相关的岩体,主要有S型、A型和I型花岗质岩石,与高分异还原型S型或I型花岗质岩石及与A型花岗岩密切相关的W、Sn矿床的成岩、成矿作用研究较深入,与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质岩密切相关的W(Mo)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钨矿类型,其成岩成矿作用机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江南钨矿带的东部新发现了一批与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闪长岩有关的W-Mo矿床(如东源W-Mo矿床,逍遥W矿床、竹溪岭W-Mo矿床等),成为研究该类型矿床成岩、成矿机制理想的基地。竹溪岭W-Mo多金属矿床是江南钨矿带东部新探明的一个大型矽卡岩型W-Mo多金属矿床,本文选择该矿床为研究对象,运用岩石学、矿床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等手段,深入剖析与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质岩石密切相关的W-Mo矿床的成岩成矿过程,探讨其动力学背景,取得如下主要认识:
  (1)竹溪岭W-Mo多金属矿床与成矿密切相关的岩体为花岗闪长岩,其中发育细粒闪长岩包体(以下简称MME)。花岗闪长岩贫Si,富Mg,为弱过铝质-准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相对富集K、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Zr、Nb等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具低Rb/Sr比值,高Zr/Hf比值和Nb/Ta比值特征。角闪石、黑云母矿物化学计算结果显示,成岩温度690℃~841℃,主要侵位深度为4.8~7.9km,氧逸度主要处于MH缓冲线和NNO缓冲线之间,属高温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质岩石。
  (2)成岩成矿年龄测试结果显示:MME的锆石U-Pb年龄为146.9±0.9Ma,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44.6±0.8Ma。辉钼矿的Re-Os年龄为141.45±0.94Ma,与白钨矿共生的白云母Ar-Ar坪年龄为141.46±1.51Ma,成岩成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
  (3)花岗闪长岩及MME中矿物学证据和地球化学证据显示,壳幔岩浆混合作用是竹溪岭花岗闪长岩的主要成因机制。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特征,Sr-Nd-Hf同位素特征及继承锆石年龄数据示踪,长英质岩浆来源于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镁铁质岩浆来源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分析认为成岩模式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Izanagi板块低角度俯冲于欧亚板块之下,因扬子克拉通和华北克拉通的不协调运动导致板片撕裂,造成软流圈物质上涌,富集的岩石圈地幔物质部分熔融形成富水的玄武质岩浆。富水的玄武质岩浆上侵至壳幔边界,引发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而形成长英质岩浆。长英质岩浆快速上侵至上地壳岩浆房,同时,幔源镁铁质岩浆沿一定通道也快速上侵至岩浆房中,发生岩浆混合,最终形成竹溪岭花岗闪长岩。
  (4)竹溪岭W-Mo矿床成矿作用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即矽卡岩阶段、退化蚀变阶段、热液石榴子石阶段、石英-白钨矿-硫化物阶段及方解石-白钨矿-硫化物阶段。白钨矿详细的矿物学和矿物化学研究显示,白钨矿可划分为8个生长阶段,矽卡岩阶段生长了第1、2、3阶段白钨矿,退化蚀变阶段生长了第4、5阶段白钨矿,石英-白钨矿-硫化物阶段生长了第5、6阶段白钨矿,方解石-白钨矿-硫化物阶段生长了第7、8阶段白钨矿。从早期到晚期,白钨矿的Mo含量降低,轻稀土富集逐渐变成重稀土富集,温度降低,盐度降低,氧化还原电位降低,混入岩浆流体的大气降水逐渐增加。
  (5)全球与I型花岗质岩石密切相关的W矿床时空分布特点显示,与I型花岗质岩石密切相关的W矿床主要分布在与俯冲相关的造山带,成岩成矿时间与俯冲时间或同碰撞、后碰撞时间一致。初步探讨了与I型花岗质岩石密切相关的W(Mo)矿床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认为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质岩石形成于俯冲阶段,岩石显示弧岩浆的特征,俯冲或板片撕裂引起的软流圈物质上涌是其主要的动力学背景;高分异I型花岗质岩石形成于同碰撞或后碰撞阶段,俯冲板片的断离或加厚地壳的地幔岩石圈拆沉造成软流圈物质上涌是其主要的动力学机制。
其他文献
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城市道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居民行为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人群、车流、货物在道路网络空间中运作不息,导致了交通环境日益恶化,以及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噪音和污染等城市交通问题。如何准确理解和分析人流、车流等活动流在道路网络空间中的时空过程、移动模式和分布规律,是解决城市问题的核心和关键。目前网络空间中活动流事件的分析方法以点对象与平面空间的传统空间分析方法为主,缺乏对网
该文采用光化反应水解Ti离子制备出粒径在15-25nm的TiO微 胶粒,对影响因素pH值、浓度、温度进行了讨论,探讨了光化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对纳米级TiO微胶粒进行了与改性有关的性质实验,确定了微胶粒的电性平衡、等电点、热稳定性和聚沉离子的聚沉值,为进一步改进云母钛复合材料提供了可靠依据.该文采用加碱中和法制备了具有银白色和彩虹干涉色珠光效应的云母钛复合材料进行了改性,确定了最佳改性实验条件.很
学位
学位
该文对一种新型的HPLC填料固定相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该固定相可应用于分析型HPLC和制备型HPLC分离C和C,具有柱效高、柱容量大等特点.该文进一步完善了这种新型的HPLC填料固定相的制备方法,成功地以较大规模制备了2-(间二甲苯基)乙基改性PSDVB高效液相色谱填料.制备产物具有良好的球形形状,粒度较细,颗粒均匀度也较好.使用该填料的HPLC以邻二甲苯作为流动相分离C和C混合物可得到较高的分
该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进一步研究了共沉淀法制备ZrO(YO)超细微粉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以及控制煅烧温度对粉体性能的影响.对制得的粉体进行了系统的性能测试,作出了相应的评价.同时对其材料性能也进行了测试,并用Weibull模数评价其材料性能.根据对粉体和材料性能的表征结果,得出了制备粉体的适宜工艺条件.在此工艺条件下,获得的ZrO(YO)粉末一次粒径达20-40nm,比表面为21.4m/g,团聚体
为阐明吴起油田新寨西部长6沉积特征及砂体展布规律,本文以岩心、测井及分析化验等各种资料为基础,以地层学、测井地质学、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了新寨西部长6沉积微相特征及砂体展布规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标志层、地层厚度及邻井对比等方法,构建了地层格架,将长6进一步划分为长6-1、长6-2和长6-3三个小层,其中6-1层的厚度在43-47米之间。长6-2的厚度约为40米,长6-3
岩土体中的指流现象是优势流的一种,指流现象是在岩土体内部中的一种常见的水分运移过程,本文采用熔融石英砂建立多孔介质的物理模型,模拟指流在土层中的运移过程,实现了在多孔介质内部观察指流形成和发展全过程的可视化。通过改变影响因素对指流的形成与发育过程进行研究与讨论,采用PCAS数字图像分析技术对不同条件下的多孔介质模型进行定性描述。指流宽度是描述指流几何形态的重要指标,结合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大量实验所
学位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伟大战略以及“一带一路”规划的实施,黄土高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生态修复工程等重大项目陆续开展实施,黄土遇水湿陷的特殊地质条件给建设、施工、设计单位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迫切需要深入掌握黄土的湿陷力学性质。大量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黄土湿陷性不仅发生在天然黄土分布区,长期农业灌溉地区表层黄土仍具有较高湿陷系数,因此黄土湿陷可以多次、反复出现,甚至重塑黄土
学位
本文以白鹿塬西南侧长安区鸣犊街道四坡村废弃黄土窑洞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实地调查研究废弃黄土窑洞的变形破坏特征,并总结废弃窑洞破坏的模式;采用室内试验研究黄土和古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并分析窑洞在正常居住、窑洞废弃等不同窑洞状态下含水量与土体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借助迈达斯(MADIS GTS NX)有限元软件模拟不同窑洞状态下窑洞边坡的应力应变特征,进而揭示了废弃黄土窑洞边坡变形破坏机理并提出相
我国境内地震发生次数多、频率高,并且所发生的地震破坏性强。地震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发展造成越来越大的威胁。2015年我国开始建设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通过建设国家地震预警系统获得地震烈度速报能力和地震预警能力,为减轻地震灾害威胁提供有力保障。地震预警系统在陕西拟新勘选站点612个,其中需要进行场地测试站点127个。  为了确保陕西新勘选站点的观测效能,需对拟勘选站点进行场地环境地脉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