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①探讨二类炎症中发热与不发热病人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其差异;②了解二类炎症巾发热与不发热病人C反应蛋白持续升高时间及其差异;③探讨二类炎症患者CRF10596/C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分布及其差异;④探讨二类炎症患者及正常对照组不同基因型者之间CRP升高水平及其差异;⑤探讨C-反应蛋白水平与基因型差异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唐山工人医院2005年1月-2006年1月存在明确炎症病灶的住院患者220例,分为发热和不发热二组。每组各110例,男:女为1:1,年龄14-82岁。健康对照组80例。早晨空腹时(饭后12-14小时)采取患者静脉血4ml,枸橼酸钠抗凝避免溶血,分离血清后乳胶免疫比浊法检测其血清中高敏CRP含量;同样抽取患者静脉血5ml作为标本,离心后自标本提取白细胞,经酚、氯仿及消化酶等反复作用及离心后提取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法检测其1059G/C基因型。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法是限制性内切酶、核酸电泳、印迹(blot)技术、探针一杂交技术的综合应用。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汉族,无血缘关系。所有资料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两组炎症患者CRP水平比较:
1.1入院时不发热患者CRP为10.05±8.62(单位mg/l下同);发热患者27.61±28.2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1.2两组炎症患者CRP异常升高持续时间:不发热者CRP升高持续时间为9.92天(均值下同),其中1周后CRP为4.93±5.68:发热患者为19.92天,其中1周后CRP为18.16±18.6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见表1。
2.CRP基因型比较:三组人群CRP1059G/C基因型表现为GG、GC、CC三型,三组人群CRP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符合Hardv-Weinberg平衡,根据限制性内切酶Mae Ⅲ酶切结果,GG型(310bp;233bp;201bp)者占77.50%-80.00%;GC型(434bp;310bp;233bp)者占17.27%-18.75%;CC型(434bp;310bp;201bp)者占1.82%-3.75%(图1);两组炎症患者CRP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比较无显著差别,与对照组比较亦无显著差别(表2、3)。
3.三种基因型人群CRP水平比较:GG型者CRP均值23.21±12.06 mg/l,GC型者14.07±10.15 mg/l,CC型者10.24±9.54 mg/l,GG与GC,GG与CC型者间比较有显著差别;而GC与CC型者比较未见显著差别(表4)。
结论:
1.二种炎症患者中发热患者CRP升高水平高于不发热患者。
2.二种炎症患者中发热患者CRP持续时间长于不发热患者。
3.二种炎症患者及正常对照组CRP1059G/C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分布无差异(P>00.5)。
4.不同基因型者间CRP升高水平比较有显著差别(P<0.01)。GG基因型者CRP升高水平高于GC、CC基因型者。
炎症(inflgmmation)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炎症可分为两大类,即感染性炎症(病原微生物直接感染所致)和非感染性炎症,又称自身免疫性炎症(与变态反应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炎症)。炎症局部表现有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当机体在致热源(pyrogen)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在大多数情况下,发热是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病理生理反应。综上所述,在两组炎症患者中,CR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升高,但发热患者升高水平明显高于非发热患者,发热患者升高持续时间明显长于非发热患者,以上结果提示,当机体存在明确炎症病灶时,无论临床是否表现为发热,只要炎症病灶存在,其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正常升高,而在发热患者其升高水平及升高持续时间均较不发热者明显,结合各方面临床表现,也说明发热对机体产生的影响远较非发热者严重;两组炎症患者及正常对照组CRP1059G/C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分布无明显差异,提示机体在致病因子作用下是否出现炎症,与遗传无明显关系,但不同基因型者之间CRP升高水平比较存在显著差别,GG基因型者CRP水平最显著,提示在炎症患者发热和等位基因GG存在偶联关系,当机体存在炎症时,患者是否出现发热与遗传有关,随着医学的发展,此结论必将对临床产生及其有意义的指导作用。对估计炎症患者预后、指导合理的综合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