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中国正处于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历史进程之中,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已经离不开各种信息平台及智能设备,在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生活便捷的同时,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视疲劳的人群也在不断增多。视疲劳是眼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和慢性病,中医治疗视疲劳也有很长的历史渊源,然而关于中医辨证及中医证候的研究存在诸多不足,故利用现代文献研究,结合临床调查,进一步探讨出调节性视疲劳中医辨证分型及其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为临床上中医药防治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及研究资料。目的:分析调节性视疲劳常见的中医症状,提取病性及病位证候要素,探讨调节性视疲劳的中医证候要素、辨证分型及视功能数据的分布规律。方法:所有统计数据均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表示。以P<0.05为试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试验结果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统计检验方法,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1.85例调节性视疲劳患者中,调节过度组57例(67.06%,57/85),调节不足组14例(16.47%,14/85),调节灵活度差组14例(16.47%,14/85),其中男性39例(45.88%,39/85),女性46例(54.12%,46/85),平均年龄25.07±8.70岁(10岁-40岁),男女性发病率及发病年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调节灵活度差组的患者发病年龄30.71±5.08岁,高于调节过度组及调节不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85例调节性视疲劳患者中,轻度3例(3.53%,3/85),中度49例(57.65%,49/85),重度33例(38.82%,33/85),对调节性视疲劳轻、中、重三个分级构成比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85例调节性视疲劳患者中,双眼屈光不正(-)者81例(95.29%,81/85),双眼矫正视力达到1.0及以上者73例(85.88%,73/85)。4.三组调节性视疲劳患者的AC/A值、BCC值、NRA值、PRA值异常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调节性视疲劳的高频眼局部症状依次是:不耐久视、视力减退、目干涩、目痒、眼胀痛(频率>50%);高频脉象依次是:弦脉、数脉、细脉(频率>20%);高频舌象依次是:舌质红、舌苔黄、舌质淡、舌苔白、舌苔薄(频率>20%)。6.调节性视疲劳高频病性类证候要素依次是气郁、阴虚、气虚(频率>30%),调节灵活度差的高频病性类证候要素依次是:阴虚、气郁、痰湿;调节性视疲劳高频病位类证候要素依次是:肝、脾、心(频率>30%)。7.85例调节性视疲劳患者中,肝肾阴虚证38例(45.90%)>肝郁脾虚证20例(22.40%)>阴虚火旺证18例(21.20%)>气血亏虚证9例(10.60%);将调节性视疲劳的4个中医证型与AC/A值、BCC值、NRA值、PRA值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1.调节性视疲劳发病以学习工作压力大的青年群体为主,视疲劳严重程度患病率以中度及重度较高,男性与女性患病率及年龄不存在差异性,但调节灵活度差的视疲劳患者发病年龄要明显高于调节过度及调节不足的视疲劳患者。2.调节性视疲劳易发生在双眼矫正视力能达到1.0及以上的近视人群。3.在调节过度、调节不足及调节灵活度差三种不同情况的调节性视疲劳中,AC/A值、BCC值、NRA值、PRA值的异常率不存在明显差异。4.调节性视疲劳中医症状以眼局部症状为主,伴随全身症状,其高频局部症状依次是:不耐久视、视力减退、目干涩、目痒、眼胀痛;高频脉象依次是:弦脉、数脉、细脉,高频舌象依次是:舌质红、舌苔黄、舌质淡、舌苔白、舌苔薄。5.调节性视疲劳的高频病性证候要素及核心病机是:气郁、阴虚、气虚;高频病位证候要素即病位是:肝、脾、心。6.调节性视疲劳大致可以分为四个中医辨证分型,依次是:肝肾阴虚证、肝郁脾虚证、阴虚火旺证、气血亏虚证,以肝肾阴虚及肝郁脾虚两个证型多见;且中医辨证分型与调节性视疲劳患者AC/A值、BCC值、NRA值、PRA值不存在明显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