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频电场对酶蛋白分子构象及活性的影响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fuwan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场作为一种物理因素对生物体产生的影响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这些研究主要以生物的宏观现象为观测指标。对于有关电场作用于生物系统的什么成分,特别是电场处理生物体的原初作用机理的报道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目前制约电场生物效应开发研究的主要因素。所以,电场对生物体影响的微观机理是什么,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应用圆二色光谱技术研究不同强度工频电场对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二级结构的影响,同时测定了不同强度电场对酶活性的影响,对它们的二级结构含量变化与活性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在0.5~5.5kV/cm范围,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经工频电场处理5min后,酶蛋白二级结构单元的含量及其酶活性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它们的变化规律均呈非单调型关系,且不同种类酶的变化规律也不同。酶活性变化与其二级结构单元含量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超氧化物歧化酶在场强1.0和3.5kv/cm时,二级结构含量变化比其它场强更显著;辣根过氧化物酶在场强1.0、1.5、和3.5kv/cm时,二级结构含量的变化比其它场强更显著。工频电场处理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与其二级结构中有序结构α-螺旋和β-折叠含量的降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辣根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场强2.0、3.0、4.5和5.0kV/cm时降低,其余场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一变化规律与其二级结构中的α-螺旋含量变化有一定相关性。我们认为,工频电场处理生物体,改变了酶蛋白分子构象,从而影响了酶的催化功能,因此产生一系列不同宏观生物学效应。本文实验研究结果,为工频电场的生物学效应机理研究在分子水平上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其他文献
“松材线虫早期检测管诊断管”能从松树上诱引到松材线虫(Bx),为了研究其作用的机理,本论文设计了一条新的思路,分别以灭菌的淡水沙和水琼脂平板为基质,研究了各种因素对Bx移
中国是栽培大豆的起源地,并且种质资源非常丰富。大豆是植物油脂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已被世界各国广泛种植,并成为世界范围内一种重要的农作物。我国是世界上大豆育成品种最多的国家,而东北生态区又是我国大豆育种和生产的主要区域。自1923年到2005年东北已育成646个品种,占我国大豆育成品种数的49.69%。本研究对东北种质资源,特别是骨干亲本进行分析,同时利用表型、SSR分析,系谱及亲本系数分析了东北3
高选择性和敏感度的荧光探针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感应分析和光学成像。传统的荧光探针分子通常会表现出聚集诱导淬灭的现象。独特的聚集诱导发光(AIE)提供了一种能够彻底解决
摘要:“动手做”属于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本文主要探讨“动手做”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从而为提升学生教学有效性提供合理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动手做;初中数学;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0080  一、引言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传授给学生相应的数学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