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絮凝沉降法是煤泥水处理过程中使用成本较低且应用较广泛方法之一,无机絮凝剂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使用均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而微生物絮凝剂由于其高效安全的特点成为煤泥水絮凝研究的新方向,适用于大规模生物工程产业化。助凝剂的作用比较广泛,主要作用是用于调节或改善絮粒的结构,增大絮粒的粒度及比重,以此来促进絮体的沉降,还能有效减少絮凝剂的投加量、降低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去除重金属离子及其他放射性物质等。目前微生物絮凝煤泥水方面常用的助凝剂为CaC12,由于有Ca2+的存在,能有效的降低胶体的表面电荷同时还能增强微生物絮凝剂与胶粒之间的吸附架桥作用。本论文是在先前微生物絮凝剂研究的基础上,对絮凝过程中所需要的助凝剂进行改变,研究了煤泥水的温度、加入的絮凝剂的量、加入的助凝剂的量和煤泥水的pH值对试验的影响。选择具有良好絮凝活性的枯草芽孢杆菌作为试验研究絮凝剂产生菌,用壳聚糖改性硅藻土和DEAE纤维素作为助凝剂进行絮凝试验。试验研究表明,当硅藻土中壳聚糖的含量为1OOmg/g时进行絮凝试验所得到的透光率值达到最大,通过单因素试验得知改性硅藻土和枯草芽孢杆菌配合使用对第一种煤炭配制的煤泥水絮凝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煤泥水温度为39℃℃,煤泥水pH值为5,改性硅藻土加入量为0.2g,枯草芽孢杆菌絮凝剂为1.5ml,在此条件下絮凝煤泥水30min可使透光率达到84.3%。将改性硅藻土更换为微生物絮凝中常用的助凝剂CaC12,其他试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煤泥水絮凝试验得到上清液透光率值为71.1%。通过单因素试验得知DEAE纤维素和枯草芽孢杆菌配合使用对第二种煤炭配制的煤泥水絮凝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煤泥水温度为25℃℃,煤泥水pH值为7,DEAE纤维素的量为0.25g,加入的枯草芽孢杆菌絮凝剂的量为1.5ml,在此条件下絮凝煤泥水30min可使透光率达到87.3%。用CaC12作为助凝剂,其他试验条件相同,进行煤泥水絮凝试验,得到上清液透光率值为67.9%。在纤维素的作用下,絮凝速度非常快,沉降15min后上清液透光率可达80.6%,以氯化钙作助凝剂其沉降速度较均匀但整个过程较漫长。测定改性前后硅藻土的比表面积值和Zeta电位值,由于壳聚糖上的氨基的质子化,改性的硅藻土具有正电荷并且易于与粘液中的阴离子基团的静电吸引相结合。而纤维素的作用是先将微小颗粒凝聚在一起成为较大一点的絮团颗粒,使其比较容易参与微生物絮凝剂的架桥作用。图28 表23 参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