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希望的寄托,然而儿童的问题行为也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父母教养孩子方式对儿童的心理与行为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教师风格问卷、我的班级问卷、儿童行为父母问卷和父母养育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选取在上海地区某小学10~11岁儿童及其家长各321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儿童的行为受父母的教养方式、班级氛围以及班主任风格的多方面影响的进一步数据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性别的学生其父母教养方式存在差异,男生父母亲的情感、惩罚、过分干涉、偏爱、拒绝和过于保护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2)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行为的各因子间进行相关性检验发现:儿童的品行问题与父亲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以及母亲的拒绝、否认有显著相关;儿童的学习障碍与母亲的拒绝、否认有显著相关:儿童的多动-冲动因子与父亲的拒绝、否认和母亲的拒绝、否认显著相关;儿童的多动指数与父亲的惩罚、严厉和过度保护以及母亲的拒绝、否认有显著相关。其相关均有统计学显著(P<0.05—0.01)。3)班主任风格与班级氛围对小学生的问题行为有显著影响:a)男生的焦虑因素与班级氛围中的亲密与合作,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班级氛围中竞争与压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女生的品行问题因素与班级氛围中的亲密与合作,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心身障碍,与亲密与合作存在显著的负相关。b)班主任教师的严厉训导对于儿童的品行问题、焦虑和多动具有显著影响;班主任教师的放任自流对于儿童的冲动-多动性、焦虑和多动具有显著影响;教师的包容引导对于儿童的学习问题存在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