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紊乱或(和)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疾病,是引发痛风的重要生化基础。黄嘌呤氧化酶作为尿酸生成的关键酶,是降低尿酸药物的作用靶点。筛选抗高尿酸血症作用植物资源,系统研究其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有望研制出高效、低毒、成分清楚,作用机制明确的抗高尿酸血症多靶点组合物和先导化合物。 课题组在采用氧嗪酸钾诱导的高尿酸血症小鼠对药食同源植物资源抗高尿酸血症活性筛选过程中,首次发现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Britt.)叶水提物显著降低氧嗪酸钾诱导的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的血清尿酸水平。采用水和正丁醇构建紫苏叶水提物溶剂分配部位,体外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正丁醇部位显著降低黄嘌呤氧化酶活性。 采用硅胶柱色谱、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柱色谱以及制备液相色谱等手段研究紫苏叶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从中分离得到25个化合物。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HSCCC)快速分离紫苏叶70%乙醇提取物水解产物主要化学成分,从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运用理化性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等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从紫苏叶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有效部位分离的化学成分分别鉴定为(+)isololiolide(1)、dehydrovomifoliol(2)、(-) loliolide(3)、野黄芩苷(4)、perillaside A(5)、perillaside B(6)、(2S)-8,4-二羟基-5,7-二甲氧基二氢黄酮(7)、4,5,6-三羟基-2,4-二甲氧基查尔酮(8)、对羟基苯甲醛(9)、对羟基苯乙酮(10)、1-(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基)-苯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11)、3-吲哚甲醛(12)、反式对羟基桂皮酸(13)、芹菜素(14)、木犀草素(15)、8-羟基-5,7-二甲氧基二氢黄酮(16)、(Z)-7,4-二羟-4,6-二甲氧基橙酮(17)、秦皮乙素(18)、咖啡酸(19)、迷迭香酸(20)、迷迭香酸甲酯(21)、sericoside(22)、sericoside A(23)、咖啡酸乙烯酯(24)和黄芩素-7-甲醚(25)。其中新化合物6个,分别为化合物5~8、17和23,化合物1~2、10、12、13和22为首次从紫苏属植物中分离鉴定。紫苏叶70%乙醇提取物水解产物中分离得到的主要化学成分,分别鉴定为野黄芩素(26)、木犀草素(15)和芹菜素(14)。 对从紫苏叶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体外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紫苏叶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秦皮乙素(IC50=32.56μmol/L)、咖啡酸(IC50=121.22μmol/L)、咖啡酸乙烯酯(IC50=31.26μmol/L)、迷迭香酸(IC50=91.72μmol/L)、迷迭香酸甲酯(IC50=26.59μmol/L)、(2S)-8,4-二羟基-5,7-二甲氧基二氢黄酮(IC50=18.44μmol/L)、4,5,6-三羟基-2,4-二甲氧基查尔酮(IC50=0.21μmol/L)、木犀草素(IC50=2.18μmol/L)、芹菜素(IC50=0.44μmol/L)和野黄芩素(IC50=48.66μmol/L)具有较强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并对其进行酶动力学研究。 (2S)-8,4-二羟基-5,7-二甲氧基二氢黄酮和4,5,6-三羟基-2,4-二甲氧基查尔酮为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并首次发现了其具有较强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野黄芩素和野黄芩苷,8-羟基-5,7-二甲氧基二氢黄酮和(2S)-8,4-二羟基-5,7-二甲氧基二氢黄酮得结构差异引起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的差异,为我们今后研究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奠定基础。 建立紫苏叶70%乙醇提取物水解后三种活性黄酮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可作为紫苏叶质量评价的指标。本论文研究结果为紫苏叶抗高尿酸药物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