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极完美主义是一种较为稳定的人格特质,它与抑郁、焦虑、进食障碍、睡眠障碍等多种心理病理密切相关,也是这些心理病理现象的致病和维持因素(Dry et al.,2015;Mehr&Adams,2016)。对高消极完美主义者信息加工特点的探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形成和维持机制的理解,更有助于开展对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的临床干预工作,对预防和减少其他心理疾病的发生也有积极的意义。认知偏向是指个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对特定类型刺激的选择性加工偏向(Blanchette&Richards,2010),可区分为注意偏向、记忆偏向和解释偏向三种类型。这三种认知偏向分别代表了加工者在信息加工的选择阶段、记忆阶段和思维阶段的认知加工特点。那么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是否会表现出对特定信息的认知偏向,这种认知偏向对消极完美主义的维持起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问题是本研究想去探索的。
本研究通过探究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的认知偏向特点,建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认知偏向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为未来利用认知偏向的规律和特点,对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实施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研究分三部分,分别探讨了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的注意偏向、记忆偏向和解释偏向。
第一部分考察了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的注意偏向。因个体对信息的选择性加工可表现为“对信息的抑制困难”和“对信息的过度兴奋”两个方面,若要对个体的注意偏向有一个全面认识,需分别对抑制和激活范式下个体的注意偏向进行考察。该部分共四个实验,其中实验1a和实验1b考察抑制范式下的注意偏向;实验2a和实验2b考察激活范式下的注意偏向。实验1a使用情绪Stroop任务比较了高消极完美主义者(n=30)和低消极完美主义者(n=30)对不同类型词汇的注意偏向;实验1b也使用情绪Stroop任务比较了高消极完美主义者(n=30)和低消极完美主义者(n=30)对不同类型图片的注意偏向;实验2a使用点探测任务比较了高消极完美主义者(n=31)和低消极完美主义者(n=30)对不同类型词汇的注意偏向;实验2b使用自然视觉扫描任务比较了高消极完美主义者(n=39)和低消极完美主义者(n=34)在较长的刺激呈现时间内对不同类型图片的注意偏向。研究结果发现,在抑制范式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未表现出对任一类型词汇的注意偏向,但在激活范式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消极的与完美主义相关的词汇表现出注意偏向,具体表现为注意增强。在抑制范式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不完美图片表现出注意偏向;在激活范式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在初始定向阶段和维持阶段也表现出对不完美图片的注意偏向,但在刺激呈现时间较长时(1000ms~2000ms),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开始将注意从不完美图片中撤离出来,更多地关注完美图片。这说明,在信息加工的初始阶段,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就存在对不完美信息的注意选择偏向,当刺激呈现时间较长时,高消极完美主义者会使用回避的情绪调节策略减少对不完美信息的注意。
第二部分考察了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的记忆偏向,因刺激编码的加工深度可能对记忆偏向产生影响,故第二部分分两个实验,分别对浅加工和深加工水平下个体的记忆偏向进行考察。实验3a比较了浅加工水平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n=30)和低消极完美主义者(n=30)对不同类型词汇的记忆偏向;实验3b比较了深加工水平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n=30)和低消极完美主义者(n=30)对不同类型词汇的记忆偏向。研究发现,当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词汇进行浅加工时,会表现出对消极词汇的记忆偏向;但当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词汇进行深加工时,未表现出对消极词汇的记忆偏向。这说明,在信息加工的记忆阶段,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消极信息的加工偏向是否出现,有赖于编码的深度。
第三部分考察了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的解释偏向。实验4通过句子补充任务比较了高消极完美主义者(n=33)和低消极完美主义者(n=32)对完美主义相关的模糊情境和完美主义无关的模糊情境的解释偏向。研究发现,高消极完美主义者无论是对完美主义相关的模糊情境还是对完美主义无关的一般模糊情境都存在消极解释偏向。这表明,在高级信息加工阶段,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信息的加工也存在负性认知偏向。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在信息加工的选择阶段、记忆阶段和思维阶段,都具有负向认知偏向,且负性认知偏向的内容不局限于与完美主义相关。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在不同信息加工阶段的认知偏向受不同因素的制约。启示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可通过认知偏向矫正来对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实施干预。
本研究通过探究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的认知偏向特点,建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认知偏向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为未来利用认知偏向的规律和特点,对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实施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研究分三部分,分别探讨了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的注意偏向、记忆偏向和解释偏向。
第一部分考察了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的注意偏向。因个体对信息的选择性加工可表现为“对信息的抑制困难”和“对信息的过度兴奋”两个方面,若要对个体的注意偏向有一个全面认识,需分别对抑制和激活范式下个体的注意偏向进行考察。该部分共四个实验,其中实验1a和实验1b考察抑制范式下的注意偏向;实验2a和实验2b考察激活范式下的注意偏向。实验1a使用情绪Stroop任务比较了高消极完美主义者(n=30)和低消极完美主义者(n=30)对不同类型词汇的注意偏向;实验1b也使用情绪Stroop任务比较了高消极完美主义者(n=30)和低消极完美主义者(n=30)对不同类型图片的注意偏向;实验2a使用点探测任务比较了高消极完美主义者(n=31)和低消极完美主义者(n=30)对不同类型词汇的注意偏向;实验2b使用自然视觉扫描任务比较了高消极完美主义者(n=39)和低消极完美主义者(n=34)在较长的刺激呈现时间内对不同类型图片的注意偏向。研究结果发现,在抑制范式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未表现出对任一类型词汇的注意偏向,但在激活范式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消极的与完美主义相关的词汇表现出注意偏向,具体表现为注意增强。在抑制范式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不完美图片表现出注意偏向;在激活范式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在初始定向阶段和维持阶段也表现出对不完美图片的注意偏向,但在刺激呈现时间较长时(1000ms~2000ms),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开始将注意从不完美图片中撤离出来,更多地关注完美图片。这说明,在信息加工的初始阶段,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就存在对不完美信息的注意选择偏向,当刺激呈现时间较长时,高消极完美主义者会使用回避的情绪调节策略减少对不完美信息的注意。
第二部分考察了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的记忆偏向,因刺激编码的加工深度可能对记忆偏向产生影响,故第二部分分两个实验,分别对浅加工和深加工水平下个体的记忆偏向进行考察。实验3a比较了浅加工水平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n=30)和低消极完美主义者(n=30)对不同类型词汇的记忆偏向;实验3b比较了深加工水平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n=30)和低消极完美主义者(n=30)对不同类型词汇的记忆偏向。研究发现,当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词汇进行浅加工时,会表现出对消极词汇的记忆偏向;但当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词汇进行深加工时,未表现出对消极词汇的记忆偏向。这说明,在信息加工的记忆阶段,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消极信息的加工偏向是否出现,有赖于编码的深度。
第三部分考察了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的解释偏向。实验4通过句子补充任务比较了高消极完美主义者(n=33)和低消极完美主义者(n=32)对完美主义相关的模糊情境和完美主义无关的模糊情境的解释偏向。研究发现,高消极完美主义者无论是对完美主义相关的模糊情境还是对完美主义无关的一般模糊情境都存在消极解释偏向。这表明,在高级信息加工阶段,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信息的加工也存在负性认知偏向。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在信息加工的选择阶段、记忆阶段和思维阶段,都具有负向认知偏向,且负性认知偏向的内容不局限于与完美主义相关。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在不同信息加工阶段的认知偏向受不同因素的制约。启示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可通过认知偏向矫正来对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实施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