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20世纪九十年代“红太阳”歌曲专辑在音乐市场上的出现和迅速流行,以及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重拍和热播,早已在文学市场上沉寂多时的“红色经典”突然又唤起人们对历史往事的追忆,文艺市场上涌动着一股强劲的“红色经典”热。起初的文艺评论界并没有对此做出及时的分析和评论,直到根据“红色经典”改编的电视剧一拨又一拨地在电视荧屏上的重现和引起的热议,学术界关于“红色经典”的论争又沸腾了起来。本文就以这一现象为切入点,通过文本细读对俄苏“红色经典”与中国当代“红色经典”的关系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本文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主要论述了俄苏“红色经典”与中国当代“红色经典”的相似性。受中苏两国相同意识形态、相似文化心理和相近文化政策的影响,使俄苏“红色经典”与中国当代“红色经典”有许多相似性。主要表现为叙事风格上多追求史诗性的宏大叙事,叙事模式上多为英雄受难模式。第二章主要论述了俄苏“红色经典”与中国当代“红色经典”的差异性。结合俄苏“红色经典”的具体作品,从细腻的心理分析与浓郁的宗教文化气息两个层面来阐释俄苏“红色经典”独具特色的民族内涵。并从“复仇模式的借用与转化”“才子佳人模式的浮现与变形”两个层面来阐释中国当代“红色经典”对中国传统小说的继承与发展。第三章主要论述了“红色经典”比较的意义。探讨了俄苏“红色经典”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以及产生这种影响的深层次原因。并结合具体作品分析了俄苏“红色经典”与中国当代“红色经典”所隐喻的民族文化内涵。第四章主要论述了当今时代的“红色经典”。伴随着苏联的解体,西方通俗读物的大量涌入,俄苏“红色经典”面临沉寂,但俄罗斯民族文化中悠久的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传统,正如一股潜流,虽然暂时被遮蔽了,但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顽强地显示着它不屈的力量。中国当代“红色经典”面对大众文化和纯文学的挑战也渐渐的淡出了读者的阅读视野,但作品中所蕴涵的理想与精神则成为人类文学的永恒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