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化视域中的仿像理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lo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D电影以其逼真的场景、震撼的视觉效果冲击着观众的眼球,我们不禁惊叹如此逼真的效果居然来自于一个个微小的模型。如此高明的技术让我们最真实的看到最不真实的东西,然而有没有想过我们目睹的“真实”有多少真实成分?在技术泛滥的时代,各种媒介制造出种种“真实”的假象,我们置身其中无法分辨真假,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巨大的仿像。“仿像”并非是新生词汇,而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变迁。“仿像”本身的意义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从词源学角度来看,“仿像”从产生、发展,到最终确立经历了一个系统的演变过程。这一演变过程首先是建立在哲学的基础上,随后逐渐发展到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柏拉图的模仿说与“仿像”存在着微妙的关系,当模仿的形象被赞扬成对现实的肯定时,“仿像”被污蔑成对真实的否定。尼采破除传统形而上学的“仿像”观,肯定感性真实的现实世界。“仿像”不再是无限下降的摹本,而是潜藏着肯定的、积极的力量。德勒兹运用其差异理论,赋予“仿像”存在的积极色彩。德勒兹讨论的重点已不是“仿像”与模拟有无相似之处,是否模拟或虚构客体,而是“仿像”自身是什么的问题。鲍德里亚在表征危机下,重新确立新“仿像”的逻辑。“仿像”不再与现实相关,而是一个脱离客观真实而又独立存在、自主运行的符号系统。从内部来讲,“仿像”与摹本、“仿像”与现实、“仿像”与媒介概念之间联系是较为紧密的,它们各自的范畴关联也是不容忽视的。从外部来讲,“仿像”理论与文化艺术之间的外在联系有多种体现,主要包括在文学创作、视觉文化(绘画、广告、影视传媒)、生活景观等方面。文章接下来探讨“仿像”在美学、后现代进程、社会批判等方面的价值和意义。文章主要观点:由于“仿像”的参与,美学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艺术领域,它已蔓延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进入到一个所谓“后美学”或“超美学”的阶段。另外,“仿像”带来了现实感消失、历史感隐退、不确定性以及主体的隐退等一系列问题,极大地促进了后现代的进程。当然任何一种理论都离不开社会生活,“仿像”与当代社会生活也是同样密切相关。现实世界总是在不断地生成和建构,“仿像”制造的虚构画面欺骗着大众,真实被掩盖,反抗被俘虏,现实变成一片黑暗的荒漠。论文创新之处在于突破了国内关于“仿像”的研究现状,在其理论的历史起源、理论状况、内在逻辑等方面做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在研究领域内,不仅仅局限于鲍德里亚的研究方法和单一模式,还介绍了柏拉图、尼采、德勒兹等关于这一理论的独特阐释。另外,注重理论和现实相结合,重点把握其作为后现代语境下的特征。吸收后现代理论的视野和研究方法,扩展了“仿像”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突出后现代学科理论的前沿性,结合其存在的历史语境和现实意义,更加准确的反映它的内涵和文化批评价值。
其他文献
<正>重庆市政府印发了《重庆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推出了20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举措、4 8项具体改革任务,通过体制改革,积极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推动创新驱动。一是推
片面共犯应否作为共同犯罪来处理,立法没有明确规定,理论界一直众说纷纭,进而导致片面共犯在刑法理论中一直没有合理的定位。应从共同犯罪的意思联络的角度来重新对片面共犯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经过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公民权利本位阶段、公民权利范围扩张阶段、公共管理阶段。公共管理是处理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关系
一个真实的案例反映了现实中一个常见的现象: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就同一事实作出两个以上不同决定时,其中一个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被起诉,其他行政机关
《拔根芦柴花》是江苏江都的民歌。此曲音调在明快、奔放、昂扬的基调中糅合了一点委婉的因素,刚柔相济,兼融江南与江北和劳动歌曲与抒情山歌的特色。本文主要从歌曲的地方色
对中医外治法进行了理论探讨 ,并结合现代药剂学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和我中心开展中医外治的临床实践 ,给出了中药内病外治的理论模型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未来经济发展的新方向,低碳出口也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国际贸易的新热点,低碳产品将成为各国出口贸易的新支柱。在低碳经济理念的指导下,低碳壁垒随之形
东盟经济的跳跃式发展与东盟政府主导的利用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策略密不可分。通过对东盟经济资料的统计分析,研究其经济发展的轨迹,考察外资在东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东
<正>沈星是一家四星级酒店的客房部经理。这天早上,发生了一件让他极其郁闷的事。406是高级大床房,客人早上退了房,保洁员去打扫的时候,发现屋子里像被飓风席卷过似的,狼藉不
综述了乳糖不耐受症的现状以及为解决这一制约乳制品行业发展的问题而进行的最新研究及开发,包括如何改进饮食习惯,酶法生产低乳糖乳等,同时探讨了低乳糖乳制品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