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中国不同地区经济转型路径的差异和市场化进程不一致的现象,以及中国经济转型表现出的试点、增量、渐进等特征,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政关系的变迁以及各地区地方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和力度的不同入手,在对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行为的视角理解中国经济转型的完整的理论框架,并构建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利用中国经济转型的相关数据对模型的推论进行了检验。 本文分析表明: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信息和激励的原因,生产效率不断下降,这直接导致了巨大的国家财政压力。而由于受意识形态、知识局限、改革不确定性等因素的限制,面临中国M型政府组织架构的现实条件,中央政府在巨大的财政压力下只有选择向地方政府转移财政压力,走向财政分权之路。但是,各地区资源要素禀赋和经济结构存在巨大差异,使得中央政府对不同地区的地方政府采取了不完全一致的财政分权形式,而且随着改革的进行,财政分权形式也被不断调整。这样,不同的财政分权形式和不同的经济结构,就对各地区的地方政府形成了不同的行为激励和约束,进而导致了地方政府行为的差异,出现“理想型”、“勾结型”和“掠夺型”地方政府的分别,从而不同地区的经济环境在不同时期也就表现出“无形之手”、“援助之手”和“攫取之手”的差异。其结果是: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在地方政府层面不断被突破,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的改革措施为各个地方政府竞相采纳或模仿,从而使得中国经济在实现转型的同时,得以保持稳定而快速的增长;另一方面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地方政府行为的差异也使得中国不同区域的经济转型路径呈现出明显的不同,不同地区的市场化进程也是互不相同,整体上出现区域发展不平衡进一步加剧的现象,经济转型也表现出试点、增量、双轨制等特征。 论文通过对中国经济转型的梳理,指出从财政制度改革着手,实行财政分权,同时保持中央对地方的政治集权,而不是从政治自由化或经济私有化着手进行经济改革,是中国在过去25年经济转型取得成功的一条基本经验。本文的研究也为我国深化财政制度改革、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把握不同级别政府在经济改革的作用及所扮演的角色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