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基于《临证指南医案》和《温热论》,从尊重、还原、阐明叶天士著作本意的角度,对叶天士辨治温病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重新阐释,探索叶天士所述温病相关理论的内涵实质,彰明叶天士著作中的温病传变规律、证治方法,以期对温病理论与临床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帮助。方法:研究采用理论探讨与数据挖掘相结合的方法。从立足于叶天士著作原意的角度,对叶天士著作中的温病相关理论进行了重新阐释。根据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温病学》对温病的定义,全文阅读《临证指南医案》,逐个筛选温病相关医案,剔除水痘、痢疾、疟疾、痹症等具有特殊发病、传变、治疗用药规律的疾病的相关医案,剔除卫气营血两个及以上层次同病的医案,根据《温病学》教材对卫、气、营、血分证的定义,进一步制定医案纳入、排除、分类标准;将选录医案数据进行规范化,建立温热类温病卫分证医案数据库(32案)、湿热类温病卫分证医案数据库(9案)、温热类温病气分证医案数据库(102案)、湿热类温病气分证医案数据库(152案)、温病营分证医案数据库(73案)、温病血分证医案数据库(10案);将各数据库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系统,通过复杂网络分析探索温病症状之间、核心药物之间的联系及方药配伍关系,挖掘出温病医案症状信息与处方中存在的核心组织结构。通过进一步分析这些组织结构展现出的叶天士临床辨治温病的诊疗思想,验证理论部分的相应观点,并进一步挖掘叶天士治疗温病医案中体现出的温病传变、用药思想。结果:通过数据挖掘研究发现:①在《临证指南医案》的温热类温病卫分证医案中,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结合卫分证用药的归经雷达图中显示温热类卫分药物最主要的作用方向是肺,说明外感温热类邪气确实会“首先犯肺”。②从《临证指南医案》有限的湿热类卫分证中可以发现,湿热犯肺是湿热类卫分证的最主要病机,“从肺论治”是湿热类卫分证的最主要治法,但湿热邪气不仅可以犯肺,还可以广泛影响到三焦的气机。③温热类气分证医案的用药归经雷达图显示温热类气分证药物最主要的作用方向是肺,说明温热类气分证主要为肺之气分证,病位主要在肺系统。结合前述卫分证数据分析结果,证明了外感温热类温病从卫分到气分均属肺系统的疾病阶段。通过症状数据分析发现,发热与咳嗽是气分证的主要症状,通过中药数据分析发现,清理热邪与宣降肺气是气分证的主要治疗目标,说明气分证的热象较卫分证更重,且对肺系统的影响更为深入,卫分证是肺系统病症的表浅阶段,而气分证是肺系统病症的深入阶段,二者之间有病位浅深、病情轻重程度的不同。结合四气、五味雷达图与气分证用药频数柱状图,可发现养阴生津药物在温热类气分证中有较高频次出现,提示部分温热类气分证已出现一定程度的津液损伤,结合归经雷达图与用药频数图可知所伤主要为肺、胃之津液,证明了温病伤阴会产生从上焦肺到中焦胃的传变。温热类气分证药物节点图显示气分证方剂注重宣降肺气的配伍特点,提示肺气郁滞为温热类气分证的核心病机。从温热类气分证用药频次图、药物功效频次图、核心药物框架、药物归经与四气五味雷达图中均找不到用于调理中焦脾胃气机的药物,而只有宣降上焦肺气郁滞的药物,说明温热类气分证中的“胃脘痞闷”一症不是脾胃病变所致,而是“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的一种表现。提示若温热类温病因肺气郁滞而导致全身其他各处出现了气机郁滞见症,应通过宣通肺气之郁滞以解胃脘痞闷等“诸气膹郁”之症。④湿热类气分证的症状组合图反映出湿热类温病的上、中、下三焦的病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传变,具有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揭示了作为气机往来通路的水道三焦在湿热类气分证传变中的核心地位,证明了湿热邪气沿水道三焦传布、内扰上、中、下三焦脏腑气机的传变规律。高频次用药图与药物归经图体现出叶氏治疗湿热类气分证倡导“三焦分消”的用药思想。虽然症状频数图显示湿热类气分证以中焦病症最为多见,但结合药物复杂网络分析图与药物归经图来看,叶天士治疗气分湿热仍首重通利肺气,在三焦分消的基础上着重从肺论治。⑤营分证症状复杂网络分析图与症状频数图显示《临证指南医案》中的许多营分证是从肺之气分传入心营;用药频数图、药物复杂网络分析图、药物归经图与药物功效频次图均显示营分证的核心配伍方法是清心营+清肺气,单纯的营分证“透热转气”是从心之营分转出肺之气分而解。通过四气、五味图可见甘寒养阴生津药物在营分证中有高频应用,结合前述温热类气分证的相关数据结果,可见温热类温病从气分到营分,津液受损明显加重;结合药物归经图,可知营分证已出现明显的胃阴亏损,此时虽然主要病理矛盾仍在心营,但若进一步发展到邪退正虚的营分证后期阶段,胃阴亏虚的病机将会逐渐凸显,成为营分证的一大传变趋向。而肝、肾作用方向的药物的高频次出现,亦提示营分证已累及肝肾之阴伤,后期有进一步转变为肝肾阴亏的趋向。⑥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中有限的血分证医案进行分析,发现血分证用药频数图、药物复杂网络分析图、药物功效频次图显示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是温病血分证的主要治法,而连翘等具有疏散风热功效的药物在血分证方药中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示叶氏治疗温病血分证,可能并非单纯应用凉血、化瘀之法,而是仍酌情使用“透热转气”方法。药物归经图显示血分证与肝存在密切的关系,提示热入心之血分后,有可能产生从上焦心之血分证向下焦肝之血分证的进一步传变,但由于温病血分证医案数据较少,因此本研究并不能确证温病血分证存在从心之血分向肝之血分的传变可能。虽然心、肝二系统均与血分有密切的关系,但叶天士更着重强调心(心包)在温病营、血分证中的主导地位,而对肝与温病营、血分证的关系鲜少阐述。叶氏论述肝与温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温病后期产生阴虚风动的变证时。肝与温病血分证的具体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第一,温热类温病与湿热类温病具有不同的传变规律,主要表现在:(1)外感温热类温病从卫分证到气分证的病位均在肺系统,温热类气分证主要为肺之气分证,而非阳明气分证。而外感湿热类温病除犯肺而表现为肺之气分证外,还可经膜原从上到下传布三焦,停留于水道三焦或内扰上、中、下三焦不同脏腑的气机,而显现出不同的病症与病机特点,其中尤以中焦病症最为多见。湿热邪气从水道三焦进一步深入可里结胃肠形成阳明腑实证。(2)外感温热类温病由气入血主要表现为肺之气分传入心之营血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是从受病脏腑角度对温病沿“卫分—气分—营分—血分”的顺序逐渐深入之规律的揭示。而外感湿热类温病除上述传变路径外,还可从水道三焦上扰心营,亦可经过胃肠道化热化燥后上扰心营。第二,叶天士创立了温病的传经理论,主要内容为:(1)叶天士认为温病属手经病,伤寒属足经病。伤寒的传经如足太阳传足阳明为“顺传”,温病的传经如手太阴传手厥阴,与伤寒之“顺传”不同,故称为“逆传”。温邪从口鼻吸入,手太阴肺经系统首先发病,然后传入手厥阴心包经系统,是温病“卫气营血”传变规律在受病的脏腑经络概念层面的表达,在这个过程中未发生足经系统的传变。叶氏明确界定温病属手经病,旨在彰明以外感温热类温病为最典型代表的温病在肺-心这两大系统之间的“卫—气—营—血”传变、证治特点,以手经病与足经病、“顺传”与“逆传”的概念强调温病与伤寒之传变与证治规律的截然不同。(2)“传经”指病证发生了阴阳偏倾状态的较大变化,疾病的证候性质发生了改变,从一个阶段进入了另一个阶段。温病的传经现象背后的实质是病在气与病在血的转变。外感温热类温病的传经为手太阴肺经系统内传手厥阴心包经系统,是温病最典型的传经规律。外感湿热类温病除上述传经规律外,更易发生手少阳三焦经系统内传足阳明胃经系统的传变,日久可进一步发生从手少阳三焦经系统或足阳明胃经系统上扰手厥阴心包经系统的传变。(3)“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是与伤寒传变迅速的特点相对而言,昭示了温病容易较长时间停留于气分或血分的病变规律,是温病的通律。温病从气分到血分的传变比伤寒六经病之间的阴阳偏倾变化为慢,因此叶氏将温病与伤寒的传变相比较,而提出“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昭示了温病与伤寒传经快慢的不同。“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主要表现在:温病容易较长时间停留在手太阴肺经系统而不传经,亦容易较长时间停留在手厥阴心包系统而不传经;湿热类温病容易较长时间停留在手少阳三焦经系统或某一脏腑系统而不传经,是温病中“在一经不移”的最典型情况。第三,叶天士有系统的温病三焦辨证与用药思想,主要内容为:(1)外感温热类温病主要在“肺——心包(心)”两大系统之间传变,二系统均在人体的上焦部位,所以在治疗上要充分考虑到病位在上焦的问题,谨守“上焦药,气味宜轻”的用药特点,用辛凉之剂治肺之卫、气分证,用“咸苦轻扬理上”之剂治心之营血分证。(2)外感湿热类温病在上、中、下三焦之间的传变以水道三焦为气机往来的通路,湿热邪气通过流布水道三焦进而内扰不同脏腑的气机,显现出不同的病症与病机特点,而并非在三焦的脏腑之间传变。因湿热蕴留的部位不同,对人体气机的影响有别,故叶天士提出用“开上郁,佐中运,利肠间”的“三焦分消”法以治湿热类温病。而在三焦分消的同时,叶氏尤重开上焦肺气之郁,对于湿热蕴留三焦而出现中焦见症、下焦见症者,叶氏亦多以开肺气之郁为主要治法。这种治法的前提是湿热蕴留之处须与肺有直接的气机往来,其中尤多以水道三焦为往来通路,因此这种治法多是建立在湿热邪气沿水道三焦传布的生理病理基础之上的。(3)在温病“卫—气—营—血”的传变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伤阴的潜在病机,且阴伤的程度随着温邪的深入而逐渐加重。当温病发展到邪气几无、或虽有邪气但伤阴已成为主要病理矛盾时,疾病便会表现出沿三焦脏腑之间进行传变的规律。温病伤阴可出现由上焦肺阴亏到中焦胃阴亏再到下焦肝肾阴亏的逐步加重,营分证“邪退正虚”的后期阶段亦可发生胃阴虚或肝肾阴虚的转变。温病从上焦心、肺向中焦脾、胃与下焦肝、肾的三焦脏腑传变以伤阴为主导病机。(4)叶天士有明确的三焦分部用药思想:叶氏认为温病从上焦至下焦,所用药物的质地应从轻浮之品逐渐变为沉降之品,性味应从辛凉逐渐变为苦辛寒、甘寒再变为咸苦寒。对《临证指南医案》中的温病相关医案进行总结,可发现叶氏常选用植物的花、叶、空心的果实等气味俱轻的药以治上焦病;选用苦味、辛味较为明显、能够较大幅度干预人体气血运行的植物的根、茎、未成熟果实等气味稍重的药以治中焦病,及选用甘味较为明显的富有汁液的植物的根、茎类药以滋胃阴;选用咸味的血肉有情之品及质地致密、沉重、多汁的植物根、茎及其炮制品等气味俱重的药以治下焦病。这种三焦分部用药思想不仅体现在叶氏治疗温病的医案中,亦广泛应用于叶氏治疗临床各科疾病的医案中。第四,本研究还有其他相关发现:(1)温病中的白虎汤证未必即是足阳明胃经的热证,而完全有可能是手太阴肺经的热证。白虎汤证并不能将温病与《伤寒论》的阳明病直接联系起来。(2)营分证治法须分两方面,一方面“透热”,另一方面解转到气分的邪热,所谓“透热转气”其实是这两方面治法的略语。“透热”指通过治疗使一部分搏结于较深层次的营分的有形之热转出为较浅层次的气分的无形之热,这种使疾病的层次发生了由深到浅的转变的效果就是“透热”之“透”的含义。“透热”实际上是营分证使用清营凉血之药后产生的治疗效果。而“转气分而解”是“透热”发生之后的必要辅助。(3)温病营分证多数是从肺之气分传入心之营分,单纯的营分证之“透热转气”多是转出肺之气分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