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业作为我国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一直都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发展。传统的现场浇筑的建造形式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十分严重,与我国推广建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相违背,因此急需寻求一种新的建造形式来替代现有的建造模式。装配式建筑有一系列的优点,包括建造速度快、节省人工和材料、作业环境良好等。近年来,国家政府和各省市相继推出一系列的政策来鼓励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但是阻碍其继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归结为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成本高于传统现浇建筑的建造成本。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的方式,得到了造成装配式成本偏高的主要阶段是预制构件生产阶段和运输阶段,并进行了详细的原因分析,提出了合理降低成本的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了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结合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说明了装配式建筑在我国推广实施的必要性,同时找出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2)定量分析了北京、上海、西安和成都四个地区装配式预制构件与现浇构件成本差异,研究了主要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不同地区装配式建筑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应注重提高施工工艺、培养专业的产业化工人、合理选择运输机械等控制成本的方法。(3)针对装配式预制构件由一个预制构件厂使用多种车型配送预制构件到达多个施工工地的配送过程,考虑不同车型产生的运输油耗、人工费用和租赁费,建立了一个运输成本模型。(4)为获得运输成本模型的最优解和调度方案,选择使用粒子群算法。基于传统粒子群算法在搜索能力和车辆调度问题适应性方面存在的缺陷,对算法做了惯性权重取值和编码方式的改进。运用项目案例进行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求解,将最后的结果与使用动态规划法求解案例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