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Panther & Thornburg(1997/1998)的言语行为脚本理论,以及Mendoza & Hernandez(2002)对于请求言语行为的认知语义描述为基础,从认知的角度分析汉语语境下请求言语行为的框架结构及其策略。传统的请求结构研究,大多流于表面,未能从深层意义上研究请求言语行为的组织结构.例如,Song Mei,Lee-Wong(2000)将请求结构归纳为:(内修饰)+(外修饰)+核心请求+(内修饰)+(外修饰),但核心请求与外修饰的定义显得有些纷乱。而如果使用言语行为脚本,请求言语行为结构可谓一目了然:请求言语行为的主要成分为核心与分支(包括前提、理据和实现分支)。认知视角下的请求言语行为结构应为:(内修饰)+(预设分支)+(理据分支)+(实现分支)+(核心)。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请求言语行为结构分为四类:1)退出:2)核心;3)核心+分支;4)分支。传统的请求策略研究,就是对说话人在发出请求时对词汇、句法结构、句型的选择,语篇的安排,语调的处理进行分析和归纳。但分析过程中,由于采用的视角不同,从而结果也不尽相同。因此传统的研究显得有些凌乱,而且经常与请求言语行为结构混淆。Searle(1975)、Leech(1983)、Brown & Levinson(1978/1987)以及Blum-Kulka(1989)等的研究,均对请求策略从不同的视角归纳出了不同的规律。我们从认知的角度,在对Mendoza & Hernandez(2002)关于请求言语行为的语义描述进行局部修订的基础上,把请求策略定义为在两种相对立的力量中寻求平衡点的过程。这两种力量分别为“移走可能阻止听话人执行请求的障碍”和“需要礼貌,留给听话人高的自由度”。这两种策略可以贯穿在请求言语行为的各个成分中,人们在现实状态下,也可以将两种策略混合使用。将请求言语行为的策略分析建立在语义描述,也就是将我们的分析建立在请求言语行为的本质上,较之传统做法,更为清晰、系统,而且规避了结构与策略的混淆。我们采用了言语行为研究中最为常用的“语篇完成任务”(DCTs)的方法来收集汉语语境的请求言语行为语料。在山东大学和青岛农业大学共发放问卷100份,每份问卷包括12个语篇完形,问卷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社会距离、相对权势等可能影响请求言语行为结构及策略的社会因素。在将收集到的语料整理、归类、统计后,我们发现中文语境下,最为常用的请求言语行为结构为核心+分支;而在请求策略的使用上,人们要么采用混合型策略,即“刚柔并济”:将“移走可能阻止听话人执行请求的妨碍”和“需要礼貌,留给听话人高的自由度”两者相结合,提出请求,要么“全力以赴移走障碍”。研究还发现诸如社会距离、相对权势等社会因素会对请求言语行为结构和策略选择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