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对18个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erb.)品种(系)进行了耐热性比较研究,采用盆栽对18份高羊茅材料在人工气候箱内进行六个水平的热胁迫,胁迫温度为38℃/28℃(昼/夜),胁迫时间分别为0d、2d、4d、6d、8d和10d,观测其植株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叶片相对电导率、叶绿素总含量、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及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同时结合田间试验对高羊茅的坪用价值进行了评定。研究结果表明: 1.高羊茅在高温胁迫下,其形态上的症状表现要普遍滞后于生理指标的变化。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植株叶片枯黄程度和植株死亡数量均增加,同时伴随着叶色由绿到黄、甚至褪色,叶质有硬到软的变化。其中,胁迫处理2d后,各材料均正常生长成活率均为100%;胁迫处理4d后,各材料均呈现轻度枯黄,成活率仍为100%;胁迫处理6d时呈现中度枯黄,成活率大多在85%左右;胁迫处理8d时,大多材料呈现重度枯黄,成活率在50%左右,而高羊茅“98-1”成活率仍为70%;胁迫处理第10d,大多材料的成活率在20%左右,而高羊茅“98-1”成活率仍为50%。 2.随着热胁迫时间的延长,18份高羊茅材料的所测生理指标中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呈递增趋势;叶绿素总含量则呈递减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则先呈递增后又递减的趋势。 3.高羊茅耐热性评定的各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两两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674、0.715、0.937;叶绿素总含量与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550、-0.859和-0.858;SOD活性与相对电导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412,与游离脯氨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223。田间坪用性状指标与电导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564,与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SOD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278、0.318和0.476。 4.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8份不同的高羊茅材料大致聚为3个耐热级别:1级(相对耐热):高羊茅新品系“98-1”;2级(中等耐热):高羊茅“98-5”、‘新星’、‘猎狗’、‘野马’、‘贝克’、‘野狼’和‘交战’;3级(相对敏感):‘Relf’、‘原始群体’、‘家园’、‘春风’、‘王朝’、‘爱瑞’、‘德米尼’、‘黔高1号’、高羊茅“98-2”以及‘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