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呼伦贝尔市岭东南地区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商品粮基地,但由于降雨时空、地域分布极不平衡,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春旱连年发生,甚至春旱、伏旱连着秋旱,造成单产不高,总产不稳。同时该地区农田灌溉技术严重落后,水资源利用率较低。因此,在该地区发展和应用新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对于促进当地农业稳步增长,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本研究在参考国内外推广农业节水灌溉实践的基础上,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岭东南地区建立了“岭东南地区旱田节水灌溉试验示范区”,以大豆、玉米、小麦、甜菜为研究对象,设立了以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为主的综合试验研究小区,进行了节水灌溉对地温及作物的影响、不同水源工程形式、不同节水灌溉方法、节水灌溉模式、坡耕地田间节水改造技术的研究,并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得出结论如下: (1)节水灌溉抗旱增产效果都非常显著。说明本地区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是非常必要的。喷灌出苗率比不灌提高4.8~13.4%,且作物生育期可提前4~7天,这对于该地区气温低、无霜期短的气候特点尤为重要,可使农作物免受冻害。喷灌对作物茎粗、株高等生产性状也有较大影响,玉米产量平均增产66%,大豆平均增产61%,小麦平均增产68%。 (2)通过岭东南地区节水灌溉试验研究,根据该地区的自然条件、水源状况、经济状况、耕地情况,提出了适合岭东南地区发展应用的3种农业节水灌溉模式为:抗旱型节水灌溉模式、补充型节水灌溉模式、充分型节水灌溉模式,它们在当地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根据节水灌溉试验研究,提出了适合3种节水灌溉模式的节水灌溉制度。 (4)通过岭东南地区旱田节水灌溉模式的研究,发现利用喷灌、抗旱坐水种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发展旱田灌溉,能够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1999年研究区喷灌情况看,坡耕地喷灌3次,大豆增产70.9%,玉米增产62.5%。平川地喷灌3次,大豆增产171.1%,玉米增产184.8%,甜菜增产186.8%。 (5)内蒙古岭东南地区农业节水灌溉的研究,将水利、农业、管理和政策等系列措施在时空上优化组合,形成新的农业节水灌溉推广模式,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和较高的实用价值,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总之,通过呼伦贝尔市岭东南地区节水灌溉模式的研究,说明该地区发展旱区节水灌溉技术是合理可行的。该研究可以引导和推动本地区节水灌溉的发展,促进旱作低产田向高产高效优质方向发展,为当地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其它类似条件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