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载波通信芯片的数字模块可测性分析和优化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aog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数字集成电路的特征尺寸步入纳米阶段,芯片集成度大幅增加,导致了芯片测试向量大大增加,测试时间明显增长,对测试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芯片测试已经成为集成电路设计生产制造链中最具挑战性的环节之一。传统可测性设计多采用增加测试管脚数目的方法来缩减测试向量数目并缩短芯片测试时间。而芯片管脚数目增多导致芯片面积开销大大增加。因此传统可测性设计无法同时优化芯片测试时间和芯片面积。基于上述问题,为适应芯片生产测试设计的需求,如何在限定测试管脚数目情况下,有效降低测试向量数目,缩短测试时间成为目前可测性设计中的主要挑战。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围绕业界广泛使用的扫描测试方法,对扫描测试原理进行了细致研究。本论文基于在测试管脚数目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扫描链数目来降低测试时间和测试向量数目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扫描测试设计的优化方案:压缩扫描设计。压缩扫描设计是通过对各种压缩电路结构的研究,在传统扫描设计中加入测试向量解压缩电路和压缩电路,构建新的扫描测试结构,使芯片内部扫描链数目大于甚至成倍于芯片测试向量输入管脚数,有效的缩短了测试时间。同时优化压缩扫描设计流程,尽可能减小因引入额外测试电路带来的芯片面积的开销。以极小的硬件开销完成了测试成本的大幅降低。本方法成功应用于北京工业大学嵌入式系统重点实验室研发的一款基于SMIC0.18μm工艺下的电力载波通信芯片BES3801的可测性设计,完成了芯片压缩扫描设计的逻辑设计和逻辑综合实现。通过与传统扫描设计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该设计在芯片综合面积几乎不变的前提下,将测试时间降低了37.3%,测试向量总量降低了33%。实验结果证实,本论文中提出的压缩扫描设计方法,在不影响芯片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可以有效的降低芯片的测试时间和测试向量数目。本文结合实际项目设计,成功应用压缩扫描设计,形成一个可测性设计的新流程,有效的解决了固定测试管脚数目下,测试时间过长和测试向量总数过多的问题,对芯片测试设计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光学元件的近紫外(355nm)纳秒激光的损伤问题一直是限制激光技术往高能量高功率发展的瓶颈,因此研究光学元件的损伤机理,包括光学材料的表面损伤和体损伤,探讨损伤增长规律与机理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拔罐治疗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82例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
混沌现象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复杂性,有时混沌运动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而当混沌运动有害时,又需要抑制混沌使系统运行到正常的有序状态。由于混沌运动具有对初
近年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随着集成度的增加,芯片上晶体管数的集成数量越来越多,使得芯片面积成为集成电路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多值逻辑电路的出现为解决集成电路芯片面积和互连
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视频清晰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高清视频带给传输带宽和存储空间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如何将大数据量的高清视频尽可能压缩成小数据量传输是最需
临床心理学在传统上一直关注心理缺陷和无能,极少关注病人的自我恢复、以及自我更新的能力。为研究农村初中生依恋、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本文将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进行
当今时代是一个深受博物馆影响的时代。博物馆作为现代性发生、产生,并且维系下来的中心地点之一,具有人类文化景观的主导性特征,其功能远远超越了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博物馆
自上世纪激光诞生以来,激光技术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随着激光技术的出现,非线性光学和量子光学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分支,是现代学科中最活跃的科学前沿之一。非线性光
绝对重力仪中产生的激光干涉信号是精确计算出绝对重力值的关键因素之一。对激光干涉信号的数据采集和存储影响着用来解算绝对重力值的位移参数和时间参数。如何实现以激光干
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作为红外成像系统的核心部件,一直是各国研究热点。传统的制冷型红外焦平面成像系统设备复杂、成本高,而非制冷红外焦平面因其具有无需制冷、成本低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