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地位的日益提高,如何促进和保持房地产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中国房地产市场是政府高度干预的市场,在经济方面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住房市场作为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政治方面又关乎民生大计和社会公平与稳定。 1998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标志着我国住房改革进入了新阶段。之前,以实物分配为主要形式的住房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经济需求和老百姓的居住需求,实践证明仅靠政府不可能解决所有居民的住房问题。住房市场化改革,要求停止住房的实物分配,逐步实现住房分配货币化。经过近5年实践的中国房改,形成了部分人通过住房市场购置了房产和大多数人还没有通过住房市场购置房产并存的局面,在没有购房的群体中有半数以上购买力不足。然而,从2003年开始,房价一路走高,在经历了2008年短暂的房市低迷期之后,房价仍在高位徘徊。其间,政府相关政策频频出台,却不能阻止房价的上行;住房供求呈结构性失衡关系;住房保障制度落实不力,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愈加突出;房地产市场发育不健全、市场秩序混乱;投机炒作行为日趋严重。对于这一系列问题,社会反响强烈。1998年后房改之路证明,仅靠市场也不可能解决所有居民的住房问题。 中国房改之路何去何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笔者首先想到的是去发达的西方国家,考察一下他们的住房政策的演变历程。考察发现,无论体制如何,政府干预市场已是国际通则,只是干预的具体方式不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哪一个国家的政府不干预经济运行的,但各国政府的宏观调控都是建立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之上。在本文关注的住房政策方面,通过考察找到一个共同点,就是政府把保障公民的居住权作为基本目标,采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尽可能满足市场无法满足的住房消费需求,尤其体现在保障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上。接下来,把目光转向国内,对我国政府干预住房市场的主要措施进行了系统梳理。梳理后,将我国住房改革分为四个阶段,结合经济学、社会学有关理论,分别作出了政策评析。笔者认为,在房改过程中,中国住房政策目标逐渐明确,调控的着力点渐渐清晰,政府干预的定位更加合理。在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上,既要发挥好市场的作用,又要发挥好政府的作用,二者各司其责、相互补充。最后,针对目前我国住房市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提出:一、要以廉租房为主要方式,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二、要完善住房金融体系,支持和引导住房市场走向供求均衡。 本文试图弄清我国住房市场与政府干预的基本关系,笔者从房地产市场和住房市场的基本概念出发,回顾了自由市场、市场失灵、主张和反对政府干预的理论以及关于我国房地产发展的主要观点。一方面,通过分析我国住房市场失灵的原因和住房市场的供求关系,论证了政府为什么要干预住房市场;另一方面,通过梳理国外政府干预住房市场的主要做法和我国政府干预住房市场的主要措施,评价了我国政府干预住房市场的效果。在论证和评价的基础上,将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归结。最后,笔者从几个层面和多个角度作出了思考,并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基于本人学术水平有限,理论功底较浅,视野不够开阔,问题挖掘不够深入,不足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