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HDAC3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致记忆损伤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bu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感觉、情感、认知和社会维度的痛苦体验,对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都有显著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慢性疼痛患者伴有认知功能损伤。慢性疼痛患者的多项认知领域,包括注意力、学习记忆、信息处理速度和决策能力,均受到损害。有研究表明约2/3慢性疼痛患者表现出注意力中断、工作记忆过程受损。动物研究也证实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存在记忆损伤。尽管临床和动物研究均表明慢性疼痛状态下存在记忆损伤,但这种疼痛致记忆损伤的分子机制仍不明确。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s)在染色体的结构修饰和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组蛋白去乙酰化导致染色质致密卷曲,抑制基因转录。HDACs是多种疾病的靶点,包括疼痛、各种神经精神疾病等。疼痛状态下HDACs表达增加且HDAC抑制剂可减轻疼痛相关症状。HDACs在阿尔茨海默症及术后认知障碍中均升高且HDAC抑制剂可改善认知损伤。然而,HDACs是否参与慢性疼痛相关的记忆损伤并不清楚。HDAC3是I类HDACs的一个亚型,在皮质和海马中高表达,负性调控学习记忆。HDAC3过表达促进神经元凋亡和记忆损伤,而抑制HDAC3则显著改善啮齿动物的记忆功能。因此本研究拟探讨HDAC3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所致记忆损伤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探讨神经病理性疼痛对记忆功能的影响采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所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动物模型,分别于不同时间点检测疼痛行为学,包括机械缩足反应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热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及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及记忆行为学,包括Y迷宫和新物体识别(Novel object recognition,NOR)。小鼠随机均分为两组:假手术组(Sham组)和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组(CCI组)。CCI组坐骨神经暴露后采用羊肠线结扎,Sham组仅暴露坐骨神经,不进行结扎处理。术前1天,术后7天、14天及21天分别进行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PWT和PWL检测;术后7天、14天及21天进行Y迷宫检测;术后21天进行NOR检测。第二部分:检测CCI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不同脑区I类HDACs变化小鼠分为两组:Sham组及CCI组。分别于术后7天、14天及21天收取内侧前额叶皮层(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 PFC)、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area,ACC)及海马(Hippocampus)。采用Western Blot、qRT-PCR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HDAC1、HDAC2、HDAC3及HDAC8蛋白表达及m RNA含量的变化。第三部分:探讨HDAC3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所致记忆损伤中的作用(1)特异性抑制HDAC3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及所致记忆损伤行为学影响小鼠分为以下四组:Sham+vehicle组、Sham+RGFP966组、CCI+vehicle组及CCI+RGFP966组。分别于术前2 h及术后每隔一天腹腔注射特异性HDAC3抑制剂RGFP966(10 mg/kg)至术后23天,完成OFT、PWT、PWL、Y迷宫、NOR及CPP等行为学检测。(2)海马过表达HDAC3对疼痛阈值及记忆功能影响小鼠分为以下两组:EYFP组(对照组)及HDAC3组(HDAC3过表达组)。分别于双侧海马注射AAV-EYFP、AAV-HDAC3-EYFP,病毒注射后21天进行OFT、PWT、PWL、Y迷宫、NOR及CPP行为学检测。第四部分:探讨HDAC3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致认知损伤的相关机制小鼠分为以下四组:Sham+vehicle组、Sham+RGFP966组、CCI+vehicle组及CCI+RGFP966组。分别于术前2 h及术后每隔一天腹腔注射HDAC3抑制剂RGFP966(10 mg/kg)至术后23天,收取海马组织用于检测组蛋白乙酰化程度、HDAC3活性、树突棘密度等,并切取海马脑片用于LTP记录。实验结果:(1)与Sham组相比,CCI组小鼠术后7-21天机械缩足反应阈值(PWT)、热缩足潜伏期(PWL)显著降低,说明疼痛造模成功。CCI组小鼠术后14天及21天Y迷宫自发交替正确率显著降低,术后21天NOR辨别指数显著降低,说明CCI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模型伴随显著的记忆损伤。(2)与Sham组相比,术后21天CCI组小鼠海马中HDAC3蛋白表达及m RNA含量均显著增加,HDAC1、HDAC2、HDAC8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与Sham组相比,CCI组术后14及21天,小鼠海马中HDAC3蛋白表达及m RNA含量均显著增加,术后7天无改变。提示海马HDAC3可能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所致记忆损伤。(3)选择性HDAC3抑制剂RGFP966有效改善CCI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的记忆损伤,但对PWT和PWL下降及CPP测试中利多卡因匹配敞箱的偏爱无改善作用。海马过表达HDAC3导致记忆损伤,但疼痛阈值无改变。以上结果表明HDAC3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导致的记忆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4)与Sham组相比,CCI组小鼠海马HDAC3活性显著增加,H3、H3K9、H4及H4K12乙酰化水平显著下降,p-CREB和BDNF表达水平显著下降,LTP及树突棘损伤;选择性HDAC3抑制剂RGFP966可有效改善CCI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海马LTP及树突棘损伤。结论:神经病理性疼痛伴随记忆损伤;海马HDAC3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导致的记忆损伤;HDAC3可能通过损伤突触可塑性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致记忆损伤。
其他文献
钢桁加劲梁悬索桥在施工及运营状态有其特有的静力与气动特点,如钢桁梁架设过程中杆件应力过大以及钢桁梁附近气流流动复杂,而目前专门针对钢桁梁断面开展的气动性能研究尚为欠缺。此外,悬索桥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施工期主缆的大幅振动及其机理,则是在大跨悬索桥建设中有待深化的共性问题。本文在相关研究基础上,深入开展了钢桁加劲梁悬索桥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涉及到的上述问题,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悬索桥成桥状
研究背景和目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HIRI)是肝脏相关手术过程中常见的组织损伤,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常可导致肝移植后早期器官无功能或增加器官排斥机率。因此,深入探究其发生发展的具体分子机制对于减轻组织损伤,降低手术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β-arrestin家族(ARRB1和ARRB2)是一种多功能调节蛋白,已发现其参与多种肝脏相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较高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中三阴性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病理类型的15%-20%,是导致乳腺癌死亡率最高,预后最差的亚型。三阴性乳腺癌是指肿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ogen receptor,PR)和原癌基因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
近十年来,BIM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然而当前道路领域在学习与引进BIM技术同时却面临着诸多难题。首先,高速公路的设计不仅包括线形设计,路面设计也是重要环节。路面设计离不开结构分析,目前BIM环境中却缺少与设计同步的沥青路面结构分析功能。另一方面,在施工中更多的是利用BIM进行动态模拟与过程展示,却很少建立BIM为基础的可视化施工质量管控,以及相应的质量预警体系,很难应对工程后期
广义逆理论在微分方程、数值分析、电网络分析、最优化、马尔科夫链、系统理论等众多领域有着重要应用.Moore-Penrose逆和Drazin逆是两类经典的广义逆.广义逆的发展趋于多元化,产生了许多新型广义逆.例如核逆、核-EP逆、弱群逆.基于神经网络的高速计算能力,许多文献已提供不同类型的递归神经网络来计算高阶矩阵的广义逆.本文致力于核-EP逆、弱群逆的研究及基于递归神经网络计算时变复矩阵的核-EP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与现有能源日趋减少的现状之间的矛盾已经越来越突出。能源问题已经成为每个国家,甚至是每个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终极挑战,开发新能源以及节能环保材料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铅卤钙钛矿作为新一代半导体材料,不仅具有较长的载流子扩散长度和较低的激子结合能,且具有价格低廉、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迅速成为炙手可热的光伏材料。其光电转化效率在短短的几年内从3.8%提升至23
小型化、宽带化、低成本、易集成以及高性能的平面微波器件在卫星通信、移动通信、雷达通信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本文基于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SIW)和基片集成同轴线(Substrate Integrated Coaxial Line,SICL)技术对高性能平面振荡器和双线极化以及圆极化喇叭天线展开深入的研究。基于SIW与SICL两种平面集成导波结构
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大型重要工程日益增多,基础设施领域的建设已成为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都对混凝土材料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High Ductility Cementitious Composites,简称HDCC)以其稳定的应变硬化特征、超高的拉伸延性和优异的裂缝控制能力在增强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及可持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战略性、引领性、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建设“交通强国”是未来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总目标。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开启,每个用户都成为了交通信息的贡献者,用户使用智能手机来规划路线、在线叫车、搜索目的地等。大量的基于位置的数据由这些设备和应用程序每天生成,包括在线订单,轨迹信息、地图查询数据和带地理标记的签到数据等。这些超大规模的多源数据在云端进行处理和融合生成城市全时段,无盲区的交
研究背景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尽管针对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在近年取得很大进步,但是胶质瘤患者的总体生存期未见明显改善,长期生存患者更是罕见。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技术和方法以提高胶质瘤的诊疗效果。纳米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有望为胶质瘤提供精确的诊断和高效的治疗。纳米银(silver nanoparticles,AgNPs)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