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汉同形近义词即日汉汉字字形与基本义一致,但由于环境、文化、风俗等原因产生了不一致义项演变的同形词。这类词语对于学汉语的日本学生或学日语的中国人而言,产生了极为不便的学习鸿沟。虽然有一样的汉字,词的意义也基本上一样,但是由于义项的不同演变产生了不同的具体用法。同形近义词方面的毛病,甚至高水平者稍不注意也会犯错误。虽然只是小小的语病,但绝不可忽视,值得研究。前人对于同形近义词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成果,但对于教材方面的实际情况的调查可以说是几乎没有。本论文针对一本教材,分析该教材所包含的同形近义词并针对学习汉语的日本学生在使用同形近义词时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教学建议。日汉同形近义词可以分为4种:A类:汉语义项多于日语义项,日语意义包含在汉语义项范围之中;B类(和A类情况相反):日语义项多于汉语义项;C类:汉语日语词义部分交叉;D类:在一个义项当中由于词义范围大小、词义着重点、词义适应对象、词义深浅程度、词义色彩等等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在A类、B类、C类、D类当中,A类和B类是比较容易掌握的种类,所以本论文只针对同形近义词的C类和D类进行偏误分析。本文所考查的对象来自中国较具有权威性的教材:《登攀中级汉语教程第一册》(杨寄洲编著),为了筛选研究对象,本文先全面考察该教材词汇表中所有的动词和形容词与日语的同形近义现象(以《登攀》当中生词为对象,而不考虑同形同义词、同形异义词)。收集的方法为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和日本国语词典《大辞泉》小学馆等等工具书为标准,从词义和词性、用例的角度选择动词和形容词的同形近义词。进而依据词频词典,选出使用频率相对更高的十个动词作为本文的重点研究对象,同时对确定下来的同形近义词进行数量统计、比率分析,并设计相关的问卷对在中国学习汉语的日本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他们出现的偏误现象。最后分析偏误的原因,并且向教日本学生汉语的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