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是在《内经》“代谢”理论指导下,探讨慢性肾功衰的发病机理,并通过实验来研究观察“肾甦方”对早中期慢性肾功衰的治疗效果,检测大鼠肾组织中TGF-β1、 Smad6、BMP-7、BMP-7R Ⅱ的蛋白表达来探讨其治疗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CRF进一步拓宽思路和形成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文献查阅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对近10年来CNKI上关于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相关研究进行检索,从慢性肾功衰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处方用药、治则治法、专病专方、专药治疗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总结。通过对《内经》的相关文献进行查阅,找出内经“代谢”理论的核心内容,并结合慢性肾功衰的相关表现探讨其基本病机。通过动物实验的方法。采用腺嘌呤诱导制备慢性肾功衰大鼠模型,并采用临床治疗慢性肾功衰较成熟的西药(复方α-酮酸片)、中成药(尿毒清颗粒)进行对照,分为西药(复方a-酮酸片)组、中成药(尿毒清颗粒)组、中药(肾甦方)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空白组共7组,观察治疗后大鼠血中肌酐、尿素氮水平,肾脏病理切片Masson染色前后变化和大鼠肾组织中TGF-β1、Smad6、BMP-7、BMP-7R Ⅱ的蛋白表达。结果:本文以内经“代谢”理论为切入点,从全身气化功能出发来研究慢性肾功衰,认为该病主要是由于人体气化功能逐渐减退乃至丧失,导致水湿、瘀毒等病理产物产生,水湿、瘀毒又导致气机紊乱,各脏腑功能进一步失调,气化功能进一步衰退,形成恶性循环。从脏腑来说,主要与肝脾肾相关,早期以脾为主,后期波及至肾,肝一直贯穿其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病性上应考虑为本虚标实,气化功能的逐渐减退导致一系列病理产物的堆积。动物实验证明:肾甦方能显著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造模大鼠的血尿素氮、肌酐值;改善肾小管病理变化;上调肾组织BMP-7与Smad6的蛋白表达,降低TGF-β1的蛋白表达,说明肾甦方可以减缓造模大鼠的肾功能损伤及肾小管及肾间质损害。结论:本课题探讨论述了内经“代谢”理论的内涵,从气化角度论证了中医治疗慢性肾功衰的理论基础,并用实验研究的方法验证了肾甦方治疗慢性肾功衰的可行性,通过肾实质的蛋白表达探索了肾甦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机制,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衰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