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在探索的过程中,经济水平有较大的提高,老百姓生活富足,社会各方面也取得了傲人的成就,政府向公共服务型转变的步伐不断加快,但是贫困县经济发展较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还较低。新时期,在推动政府向公共服务型变革的过程中,贫困县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与能力具有基础性作用。因此,对于贫困县政府来讲,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公共服务能力、适时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为公民提供多样、高效、廉价的公共服务,不仅是党的宗旨及政府性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经济也需要政府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同时,贫困县政府推动这一进程的发展,对于改善广大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保障民生,统筹城乡发展有重大意义。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共服务能力理论、中国共产党关于公共服务能力的相关理论、西方公共服务能力理论,这些理论为提升贫困县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以河北省大名县为例分析贫困县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大名县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基础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公共卫生初具规模、社会保障水平得以提高、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村公共服务严重缺失、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分配不均、贫困人口数量庞大等,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有政府职能错位缺位、财政体制不完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公众参与程度较低等方面。从大名县看提升贫困县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途径有,合理界定政府职能,把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落实放到重要位置;拓宽县级政府的财政收入渠道,包括完善县级财政体制与发展特色经济脱贫;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首先注重加大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而后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公众有效参与,拓宽公共需求的表达渠道、加强对政府公共管理人员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