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g6基因敲除对小鼠内耳和中耳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bertl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Sperm-Associated Antigen 6 (Spag6)基因敲除致小鼠内耳极性缺陷和听力损失目的Sperm-Associated Antigen 6 (Spag6)基因编码中心微管蛋白,对纤毛和鞭毛的运动十分重要。最近研究发现,Spag6对纤毛的发生、调节纤毛小根的排列方向和细胞的平面极性十分重要。内耳听觉上皮具有听觉形成所需要的独特结构,呈现最典型的平面极性,然而,Spag6在内耳是否有作用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使用Spag6基因敲除小鼠探究Spag6在小鼠内耳中的作用。方法1.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和耳蜗微音电位(cochlear microphonics, CM)分别检测同窝Spag6+/+和Spag6-/小鼠的听力。ABR使用click声和短纯音分别进行刺激;CM使用click声进行刺激,记录结果。2.对内耳基底膜进行铺片及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毛细胞表皮板下的微管系统,观察Spag6+/+和Spag6-/-小鼠的微管系统有无不同。3.对出生1天的同窝Spag6+/+和Spag6-/-小鼠耳蜗基底膜进行铺片,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核心极性蛋白FZD6的分布有无不同。4.对内耳基底膜进行铺片及免疫荧光染色,观察Spag6+/+和.Spag6-/-小鼠内耳毛细胞的形态和极性,并对纤毛束的偏移角度进行统计。5.内耳基底膜行免疫荧光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Spag6+/+和.Spag6-/-小鼠内耳毛细胞的一对中心粒、动纤毛和纤毛束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并对动纤毛相对于纤毛束的偏移角度进行统计。结果1.Spag6+/+小鼠听力结果:ABR的click声刺激反应平均阈值为30.00±2.21 dB,ABR纯音刺激4k.8k.16k.32kHz的听力阈值分别为63.33±2.20、37.78±2.78、32.22±2.78和72.22±1.47dB,CM平均阈值40±4.08dB;spag6-/-小鼠听力结果:ABR的click声刺激反应平均阈值70.71±4.14 dB,ABR纯音4k.8k.16k.32kHz的听力阈值分别为85.71±2.29、74.29±2.97、72.86±3.60和90dB,三只纯合小鼠CM在80dB均无法引出。Spag6+/+小鼠和Spag6-/-小鼠的ABR及CM结果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2.Spag6+/+小鼠毛细胞表皮板的微管系统,以中心粒和动纤毛为中心,向细胞质放射状排列。而Spag6-/-小鼠毛细胞表皮板的微管系统发生了改变,微管排列错乱,并随动纤毛和中心粒的移位发生了偏移。3. Spag6+/+j小鼠的核心极性蛋白FZD6呈极性分布:;而Spag6-/-小鼠FZD6蛋白分布失去极性,在细胞膜上随机分布。4.Spag6+/+小鼠基底膜毛细胞的一排内毛细胞和三排外毛细胞排列整齐,“八”字形纤毛束开口方向朝向内侧,即耳蜗神经的方向;耳蜗基底膜宽度由顶转向底转变窄。而Spag6-/-小鼠的毛细胞大量积聚在耳蜗的顶转区域,听觉上皮区域明显变宽;同时Spag6-/-小鼠毛细胞纤毛的极性发生了很大偏移,表现为方向各异。5.Spag6+/+小鼠的一对中心粒所在直线与组织极性轴平行,动纤毛位于纤毛束“八”字形的顶点。而Spag6-/-小鼠的一对中心粒所在的直线不再与组织极性轴平行,动纤毛与纤毛束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改变。结论Spag6基因缺失可使小鼠听力损失,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参与调节小鼠内耳听觉上皮的平面极性实现的。第二部分Sperm-Associated Antigen 6 (Spag6)基因敲除导致小鼠出现中耳炎目的Sperm-Associated Antigen 6 (Spag6)基因编码中心微管蛋白,对纤毛和鞭毛的运动十分重要。最近研究发现,.Spag6对纤毛的发生、纤毛小根排列的方向和平面细胞极性的调节十分重要。极性排列的纤毛对中耳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抵御细菌感染和清除中耳分泌物;纤毛结构或功能异常可导致中耳炎。然而,Spag6基因对于中耳的作用至今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Spag6基因敲除小鼠,探讨Spag6基因缺失对小鼠中耳的影响。方法1. RT-PCR和免疫荧光检测Spag6在Spag6+/+和Spag6-/-小鼠中耳的表达。2.耳镜观察Spag6+/+和Spag6-/-小鼠的鼓膜和中耳腔,制作HE切片染色判断中耳炎的发生情况。3.灌注固定后取Spag6+/+和Spag6-/-小鼠的中耳及咽鼓管的纤毛上皮,使用扫描电镜观察纤毛情况。4.透射电镜观察Spag6+/+和Spag6-/-小鼠的中耳及咽鼓管的纤毛小根及一对中心微管的方向。5.对Spag6+/+和Spag6+/-小鼠的中耳粘膜上皮进行铺片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核心极性蛋白FZD6的分布情况。6.分别使用细菌培养、菌落计数、PCR鉴定、粘液卡红染色、Realtime-PCR、咽鼓管角度测量的方法,分别观察Spag6+/+和Spag6-/-小鼠中耳的细菌情况、杯状细胞的分布情况、粘液因子Mucin5ac和Mucin5b的表达情况以及咽鼓管角度是否异常。结果1. 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Spag6在Spag6+/+小鼠中耳和咽鼓管的纤毛上皮有表达且表达于纤毛;RT-PCR和免疫荧光均未检测到Spag6基因在Spag6-/-小鼠的中耳或咽鼓管有表达。2.耳镜显示1月龄Spag6+/-小鼠鼓膜完好光滑,光锥明显,中耳腔未见异常;而同窝Spag6-/-小鼠透过鼓膜可见气泡及积液;HE切片染色显示Spag6-/-小鼠中耳腔及咽鼓管内有渗出液体和炎性细胞,6月龄小鼠出现鼓室硬化,同窝Spag6+/+小鼠鼓室腔未见明显异常。3.扫描电镜显示生后25天Spag6-/-小鼠的鼓室上皮纤毛出现倒伏错乱,部分区域稀疏;而野生型小鼠纤毛密度未见降低,纤毛方向一致;Spag6-/-小鼠的骨岬的纤毛已经丧失,而Spag6+/+小鼠仍然存在。4.透射电镜显示Spag6-/-小鼠中耳上皮的纤毛小根方向错乱,纤毛的一对中心微管所在直线方向不一致;而Spag6+/+小鼠纤毛小根的方向一致,所有纤毛的一对中心微管所在直线平行,基本指向同一方向。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FZD6蛋白在Spag6+/+小鼠中耳的纤毛上皮细胞的胞膜上呈极性分布,而FZD6蛋白在Spag6-/-小鼠的分布则失去极性。6.细菌培养、菌落计数和使用PCR鉴定小鼠中耳鼓室细菌显示,Spag6+/+和Spag6-/-小鼠中耳腔中均存在卡他莫拉菌,且菌落数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粘液卡红染色显示Spag6-/-小鼠的杯状细胞较Spag6+/+小鼠未见明显增多;realtime-PCR显示粘液因子Mucin5ac和Mucin5b的mRNA在Spag6+/+和Spag6-/-小鼠的中耳表达无明显差异;咽鼓管角度测量显示Spag6+/+和Spag6-/-小鼠的咽鼓管角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Spag6基因缺陷可导致Spag6-/-小鼠出现中耳炎,这可能是由于中耳上皮纤毛的结构和摆动方向出现异常;而纤毛结构和摆动方向异常可能是由于Spag6基因参与了中耳上皮极性的调节和Spag6缺失影响了这种极性调节所致。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在腹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0例腹部外科高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试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整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1月接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
介绍了环形加热炉的技术特点和改进措施,为环形加热炉的技术改进提供参考和借鉴。
为揭示黄花菜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采用砂培浇灌营养液方法,研究了等浓度NaCl和Ca(NO3)2混合盐胁迫下大同黄花菜生长和一些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盐胁迫浓度提高(0~250
目的:通过系统总结多发性硬化相关视神经炎和视神经脊髓炎相关视神经炎的临床特点,并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可用于预测脱髓鞘性视神经炎临床转归的特征性指标;通过建立检测多发性
目的分析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内镜下颈椎管成形术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我院行内镜下颈椎管成形术治疗的8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析患者手
第一部分Trans-PRK术后泪液中TGF-β1表达的自身对照研究目的对比Trans-PRK和LASEK手术前后泪液中的TGF-β1表达、术中术后疼痛、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的差异,探讨两种手术术后发
目的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急性角膜炎的临床表现和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变化:研究消退素D1 (RvD1)在LPS诱导小鼠急性角膜炎症中发挥的作用,对细胞因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