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蒽环类药物如阿霉素(Doxorubicin, DOX)和表阿霉素(Epirubicin, EPI)等因为能够明显降低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广泛应用于乳腺癌辅助化疗。蒽环类药物主要副作用包括剂量累积性心脏毒性,而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是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中最严重的副作用。大多数患者CHF发生在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后1年内,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在化疗结束数年后出现CHF。早期评估患者心脏功能可能有助于筛选出接受含蒽环类药物治疗后发生CHF的高风险患者。本文通过监测186例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心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Ⅰ, cTnⅠ)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的变化,探讨CTnⅠ在预测蒽环类化疗药物引起的CHF的作用。研究方法:1、治疗方案:患者化疗方案为“TE”或"EC→T"。"TE"方案总疗程为6个周期,具体为:表柔比星,75mg/m2,Ⅳ, d1,多西他赛75mg/m2,Ⅳ, d1,每周期间隔21天;“EC→T”方案总疗程8个周期,具体为:前4疗程表柔比星,75mg/m2,Ⅳ,d1,环磷酰胺,600mg/m2,Ⅳ,d1;后4疗程多西他赛75mg/m2,Ⅳ, d1,每周期间隔21天。2、观察指标:第一疗程化疗前1天及每个化疗周期第二天清晨使用促凝管静脉采血,并在2小时内将抽取静脉血样采用ADVIA(?) CentaurTM CP系统定量测定血清中的CTnⅠ浓度,该仪器采用直接化学发光技术的双抗体夹心法。cTnⅠ+/-组分界值为CTnⅠ=0.1ng/ml,所有化疗周期中曾出现cTnI≥0.1ng/ml的患者为CTnⅠ+组,未出现cTnⅠ≥0.1ng/ml的患者为CTnⅠ-组。第一次化疗前一天清晨测量的cTnⅠ标记为CO,第1-6次化疗周期第二天清晨测量的CTnⅠ值标记为C1-C6。化疗前1周内及首次化疗后第2、4、6个月时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LVEF,标记为M0、M2、M4、M6、心脏毒性事件定义为:①LVEF较化疗前下降幅度超过10%;②出现CHF。起始时间为化疗前第一次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时间,出现心脏毒性事件的病例我们标记为恶化,在化疗后第6个月仍未出现心脏毒性事件的病例我们定义为失访。观察截止时间为2010年10月31日。结果:1、从化疗第一周期到第6周期我们一共观察了1116个cTnⅠ数据,其中出现cTnⅠ≥0.1ng/ml的CTnⅠ值有136个,占12.2%(136/1116),cTnⅠ+组患者有60例,占32.6%(60/186),cTnⅠ-/cTnⅠ+组化疗前cTnⅠ基线相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0.842, P=0.401)。cTnⅠ+组cTnⅠ较cTnⅠ-组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290.56, P=0.000), cTnⅠ-/cTnⅠ+组基线与该组Cl至C6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F=17.066,P=0.000和F=17.580,P=0.000)。两组中第二个化疗周期结束第二天CTnⅠ升高幅度大于其他各周期。在cTnⅠ+组,cTnⅠ表现为反复升高、下降,而在cTnⅠ-组则未观察到此变化。2、在cTnⅠ+组,LVEF下降超过10%的有16例,占26.7%(16/60),第二个月时发现1例,占1.7%(1/60),第4个月时发现5例,占8.3% (5/60),第6个月时发现10例,占16.7%(10/60)。cTnⅠ-组LVEF下降超过10%的患者为7例,占5.6%(7/126),第4个月发现2例,占1.6%(2/126),第6个月发现5例,占4%(5/126),两组均未出现CHF患者。3、cTnⅠ+组心脏毒性事件发生率曲线较cTnⅠ-组高,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x2=17.192,P=0.000)结论:通过本研究,我们认为cTnⅠ=0.1ng/ml可以作为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发生风险分级的分界值,cTnⅠ可以作为一个预测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作用的早期敏感指标,用于筛选出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后出现心脏毒性的高风险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