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记忆”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潮流中的一个流行词汇,对历史记忆问题的研究也在中国的各个学术领域中呈现蓬勃发展的状态。在文学领域,新世纪以来小说创作中的历史叙事也表现出不同层面的发展和变化。本文从历史记忆角度切入,以新世纪小说中的历史叙事为研究对象,运用叙事学、文化学和社会学等理论,对新世纪小说的历史叙事的视角选择和叙事类型等进行探究,以期在人们的历史观念和文学创作层面上有所发现。本论文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章对历史记忆的有关问题进行论述,第二章和第三章对新世纪小说的历史叙事进行分析和研究。在第一章中,本文主要运用社会学的理论,论述历史记忆在主观层面的选择性特质、历史记忆在个体身份认同的同一性建构以及在民族话语的权威性表达中所具有的作用,通过这三个方面的论述对历史记忆的相关特征和意义建构进行探究。第二章主要从叙事学理论入手,从宏大历史叙事与微观个体叙事两个方面来研究历史记忆对于新世纪小说历史叙事选择不同视角的影响,通过这种历史叙事视角的选择肯定新世纪小说的历史叙事在历史记忆与人民精神的完整性建构过程中的意义。第三章主要从心理学层面入手,分析新世纪的文学作家们在进行历史叙事时对历史记忆所持有的不同情感态度和情感旨归,以此为基础,研究他们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所形成的历史叙事在情感倾向层面上呈现出的回归、反思与认同三种相互贯通,彼此联结的历史叙事类型,借此展现过往历史记忆与当下社会现实和未来生活之间以及个体自我与社会他者之间的动态发展过程。作家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文学层面的叙述和书写,既是对历史的补充丰富,也是对历史的重构和还原,他们在向人们展示文学式的历史记忆的同时,也在强化着人们对历史记忆进行重新解读和反思。本文通过历史记忆的视角来解读新世纪小说中的历史叙事,以期对后续的文学创作和历史记忆研究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