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山区是首都的生态涵养发展区。由于受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的制约,北京山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平原地区,加剧了首都城乡二元化现象,给首都和谐社会建设带来了困难。沟域经济是北京市城乡统筹和一体化进程快速推进及都市居民休闲消费需求拉动条件下兴起的一种新型经济。沟域经济的提出是山区区域综合发展的新思路,有利于统筹北京的城乡关系,有利于保护与培育北京市的山区生态环境,有利于山区农民致富,实现山区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北京沟域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产业融合阶段。关于沟域经济的研究,目前已经进入了深化阶段,理论和实践界对沟域经济的内涵和特征、基础理论、发展模式,以及发展问题和对策建议等问题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目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创新性的融合和应用是当前理论研究者要突破的一个难题。因而,沟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沟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北京市沟域经济建设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北京市沟域经济近几年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亲历北京市7个山区(县)实地调研和查阅文献所得数据和实际资料,整体上采用了查阅文献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普遍和典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注重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对沟域、沟域经济的概念进行界定;注重运用层次分析方法构建沟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合适的指标体系来评价北京市沟域经济建设的成效。选取延庆县四季花海沟域、房山区南窖沟域的数据对沟域经济建设的成效进行具体评价。实证研究的结果如下:第一,从宏观上,四季花海沟域的社会服务能力较低,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一般。具体来说,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很大,生活垃圾得到了无害化处理,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程度远远不够,服务基础薄弱,其他指标都在增长。四季花海沟域经济建设正逐步向前推进,但同时存在一些短板,需要花物力、财力、人力来解决。南窖沟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大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实现度相对较高。但南窖沟域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增长缓慢,使得南窖沟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受到一定影响。第二,从显著性指标的分布状况看,四季花海沟域经济建设在2010-2011年两年间民俗旅游接待户比重显著性提高,水平达到99%,是沟域经济建设变化最快也是唯一的一个;同时,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林木覆盖率、民俗旅游接待户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等方面也有较为明显的改善,表明该沟域社会服务能力有一定的好转。但是该沟域的生态环境保护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用假设检验方法对南窖沟域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显著性检验得出,沟域内社会服务能力提高缓慢,沟域内水土流失治理与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率的非显著性,影响着沟域内农民日常生活。另外,矿区开采的历史遗留问题,也影响着该沟域内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的发挥。最后,在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为加快推进北京沟域经济建设进程,及时发现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有效改善沟域经济建设,结合北京市沟域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加大投入,引导多方力量支持沟域建设: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产业布局;完善环境保护,拓展发展空间;强化管理规范,提升服务档次;强化政府职能,加强政策创新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具体阐述如下:第一,立足北京沟域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多种资金投入和多方力量支持。需要重点加强财政转移的支付力度主要是生态环境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投入;通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吸引社会资金;确立农民主人翁地位,强化其主体作用。第二,作为沟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的选择与发展需要在沟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根据沟域的实际状况,满足当下市场发展与服务首都的需求。农业产业是沟域经济发展基础,其品质提升是关键;主导产业的培育是沟域经济发展的支柱,需要重点培养;推进产业融合是沟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走向,附加值丰富。第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吸引城市游客的重要因素,首先要保持对沟域环境建设的可控性,再是要尊重生态,传承文化精髓,以拓展沟域发展空间,永葆山区沟域生态魅力和环境凝聚力。第四,沟域经济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管理和服务等软实力的支撑。合理规划,尊重实际是沟域经济建设的第一步;管理和监督机制是贯穿沟域经济建设的全过程,甚至在沟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中也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强化宣传,提升营销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第五,沟域经济建设离不开政府的职能作用。加强政策创新需要政府职能的充分利用,完善土地管理政策的可嵌入性,为沟域经济建设提供建设通道;完善投资管理政策,为沟域建设提供资金通道;改善文化保护和开发补偿政策,为沟域建设开发文化创意渠道;建立协调发展的调控政策,促进沟域建设的各项政策的协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