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行政法规的司法审查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法院如何审查具有普遍适用效力的行政法规。即法院对行政法规进行何种强度的审查,才能实现公众权利保障与行政管理效率的有效平衡。司法审查标准正体现了行政法规司法审查的强度。因此,论文主要围绕美国行政法规司法审查的标准展开,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了美国行政法规司法审查的基础理论,包括美国行政法规的基本理论、司法审查的理论基础、美国行政法规的审查体系以及美国行政法规司法审查制度的历史发展。揭示了美国行政法规司法审查是行政法规监督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美国行政法规司法审查发展的重点是审查标准的建立和完善。同时阐述了美国行政法规司法审查的两个重要基础:一是行政法规已经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政策工具;二是司法审查普遍被认为是行政法规监控的最后一道阀门而备受尊崇。第二章全面探究了行政法规司法审查的取得方式和受理条件,主要包括法院取得司法审查权的方式、符合条件的当事人,提起诉讼的适宜时间以及接受司法审查的行政法规。只有具备这些条件,行政法规的司法审查才能够启动。起诉资格需要分析三个条件,即实际损害的发生,损害结果与行政法规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可救济性。提起诉讼的适宜时间,需要通过穷尽行政救济(exhaustion)原则、行政法规成熟(ripeness)原则以及首先管辖权原则来判断。根据“推定审查”原则,所有的行政法规在理论上皆应接受司法审查,除非有法律的排除性规定。排除司法审查的行政法规要包括三种,即成文法对司法审查的排除,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的行为以及不适宜司法审查三种情况。第三章深入研判了行政法规的司法审查方式。根据审查启动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实施前的司法审查(pre-enforcement review)和实施阶段的司法审查(enforcement review)。实施前的司法审查只能对行政法规进行直接审查,审查重点是制定程序。在行政法规进入实施程序后,法院可以进行附带性审查和直接审查。第四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进一步深刻剖析美国行政法规司法审查的范围和标准。法律问题和事实问题的区分是美国行政法规司法审查范围得以确定的基础规则。基于该规则,形成了事实问题、法律问题和程序问题的审查标准。行政法规事实问题的司法审查主要有三个标准:实质证据标准、恣意和反复无常标准以及从严审查标准。尽管标准不同,但是法院一般只能审查行政法规事实依据的合理性问题。与事实问题不同,法院可以对行政法规的任何法律问题进行高强度审查。尽管如此,法院对行政解释仍保持一定程度的尊重。法院对程序问题的审查重点是非正式程序、混合程序和协商程序。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明确规定了正当程序原则,法院要求行政机关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而混合程序则是司法审查的产物,法定程序和附加程序的结合。协商程序的审查范围集中于行政法规是否全面反映了协商共识的内容。第五章在司法审查标准的分析基础上,归纳了行政法规司法审查的处理结果。美国行政法规的司法审查主要有三种判决方式。维持判决(hold the rule)意味着法院承认行政法规的法律效力。撤销判决(vacate the rule)标志着行政法规效力的全部或者部分丧失。发回判决(remand the rule)是一种新型的判决方式,法院将行政法规退回行政机关,要求制定机关弥补行政法规的缺陷,但继续维持行政法规的效力。此外,两种临时救济措施分别是暂停行政法规(stay the rule)和禁止令(injunction)。第六章是我国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探索和实践。借鉴美国行政法规司法审查的制度设计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新《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探索我国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完善路径,积极推动司法审查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