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为画家群体讨论,主体为“50年代渡海来台外省籍西画家”。1949年大批外省籍西画家随国民政府渡台,他们在大陆时期已于美专完成学业,美学意识直接渊源自30、40年代大陆地区的各种美术思潮,尤其与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思潮有密切的联系。50年代国民政府渡台后重新建立了台湾美术版块,外省籍西画家在大型美术机构及展览的成立上,占了主导性的地位,然而这批外省籍西画家在完成这项美术奠基工作后,却因美学或政治意识的缘故,在50年代中末期渐渐淡出台北画坛,部分移居海外,因此这群在台湾美术史上卓然有功的外省籍西画家难以被定位。本文以外省籍画家的群体研究,藉由其历史境遇及作用,意欲重新探讨50年代的台湾美术全貌,并且试图还原这群西画家的历史定位。第一章,绪言:国民政府渡台之后在政经文化方面的强势举措,造成50年代的本省与外省族群分立。台湾美术史的研究发端于本土意识高涨的70年代,对于50年代外省人主导的官方美术有强烈的批判意识,于是在写作策略上将这群当时实际占据主导地位的外省画家边缘化。本章重点阐述这群外省籍西画群体在现今台湾美术史中所处的状态,同时指明其研究意义。第二章,外省籍西画家与战后台湾美术版块:本章讨论50年代政府成立的美术机构、社团组织以及大型美术活动,还有美术相关科系,并且藉此讨论美术圈主流人物流派分布,以及师承关系。第三章,外省籍西画家的美学思想来源:外省籍西画家的美学思想来源有二,一为“30年代的现代美术思潮”,二为“40年代的抗战美术”,本章分别叙述50年代在台湾传播美学思想的几位重要外省籍西画家,及其在大陆时期的美学渊源。第四章,外省籍西画家与50年代台湾美术运动:50年代台湾三大美术运动分别为“战斗文艺运动”、“新艺术运动”及“现代画运动”,本章探讨在三场运动中几位外省籍西画家的作用。第五章,外省籍西画家的个案分析:本章选取几位代表性的外省籍西画家,由其生平作品具体探讨50年代外省籍画家群体的历史境遇,剖析大时代背景及流亡经历在他们美学意识上的影响。第六章,结论:50年代在政治变局中的自我放逐者及推动台湾中国画变革的现代实践者,本文以为这是他们的历史境遇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