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扩大公司经营规模,获取优质资产,使得公司在短时间之内得到跨越式的成长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上市公司寻求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上市公司以收购的方式进行并购重组在我国资本市场已经非常常见,与之相伴随的敌意收购也日益增多。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已经具有反收购意识,并且开始使用各类国际上流行的反收购措施防御来势汹汹的敌意收购。在此背景下,如何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反收购行为进行有效的规制已经成为保障我国证券市场有序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一次具体的上市公司收购行动涉及多方主体的利益,其在实现自身资本市场功能的同时也对公司的长远发展产生影响,激化众多利益相关方的冲突。上司公司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其进行决策时往往会存在利益短视性,更加倾向于从收购行为引发的股价波动中获取经济利益,而非看中公司的长远发展。站在目标公司管理层的角度,敌意收购成功之后大多要更换经营管理层以实现收购目的,这将直接影响其切身利益,公司经营管理层为阻止可能出现的对自己不利的情形而滥用管理权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面对收购,目标公司采取的诸多反收购措施极有可能是出于非正当目的的,毋庸置疑这会扰乱整个证券市场原有的竞争秩序,对于目标公司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因此,对目标公司的反收购行为进行适当的法律规制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我国近年来积极开展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律规制理论研究的重要原因。随着资本市场收购行为活跃度的逐渐提升,目标公司反收购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话题。目前我国《公司法》、《证券法》在反收购方面都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仅仅在保证证券市场秩序与保护股东利益的角度作出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实践指导性并不强。所以,从立法层面上规制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行为显得十分必要且紧迫。基于这一点,本文以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律规制为核心,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与分析:首先,本文在一开始介绍了上市公司反收购涉及的基础理论,主要对上市公司反收购的基本法律概念作出了界定,尤其是对“敌意收购”与“恶意收购”进行了区分。随后扼要介绍了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等和研究主题有着一定内在关联度的理论,同时还详细分析了对上市公司反收购行为进行法律规制的现实意义。而后,本文在纵观我国反收购发展进程的基础上对我国实践中具有代表性的反收购案例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并且结合当前国内反收购发展现状对主要采取的反收购措施做出了进一步的总结并概括出其发展特点。目前我国反收购立法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上位法的缺失;反收购立法缺乏系统性;反收购决策权的归属不明确;董事信义义务的发挥效力不够以及缺乏董事违反义务时的责任承担制度等;此外,我国反收购立法缺乏相应的反收购措施的操作规定以及在公司控制权争夺战中应当如何判断某一具体的反收购措施的合法与否的标准。最后,本文根据我国反收购法律规制的实际情况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探索并进一步提出健全规制的策略。据此,本文提出的具体建议包括:制定统一的企业收购与反收购法律;在立法中对反收购措施做出更加具体的规范指引,并确立判断具体的反收购措施是否违法的标准;加强对上市公司管理层行为的规制,有效发挥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组织架构中应当具有的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