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从清代初期开始,由于旧时期的天灾人祸频繁发生,大量汉族民众由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地陆续向东北地区移民。移民最早进入东北的辽东地区,于雍正末年开始进入吉林地区,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清代初期开始,由于旧时期的天灾人祸频繁发生,大量汉族民众由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地陆续向东北地区移民。移民最早进入东北的辽东地区,于雍正末年开始进入吉林地区,至清末民初进入移民的高峰期。这些移民来到吉林后,大部分做了本地满族人的佃农,少数靠自己垦荒为生,还有一部分到林区、矿山等地做苦力,生活条件极为艰苦。汉族民歌随移民扎根于吉林,劳苦大众只有通过民歌来抒发自身的愤懑情绪,缓解生活带来的压力,或作为劳动之余自娱自乐的手段。可以说,民歌是劳动人民最为贴心的陪伴,汉族民歌也因此在吉林省大地上传承与发展了一个多世纪。吉林省汉族民歌在不同时期多种因素影响下,从不断繁荣慢慢走向了衰退,渐渐地淡出了大众视野。分析其发展历程、艺术内涵、人文传承及保护措施等问题,找出其发展的必然规律,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适当的应对措施,是本文的研究宗旨。本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对论题的选题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思路与方法等方面作以梳理。第二部分为吉林省汉族人口迁徙及民歌发展背景研究。主要对19世纪、20世纪各地汉族人口向东北迁徙及吉林省地区各民族民歌发展情况作以概述。阐明吉林省地区汉族民歌发展的大背景。第三部分为吉林省汉族民间小调的发展研究。主要从不同的发展轨迹出发,对吉林省民间小调的发展进行梳理分析。第四部分为吉林省汉族号子的发展研究。主要从分布地域、存在背景及表现形式等方面对吉林省汉族号子进行梳理分析。第五部分为吉林省汉族民歌的人文传承研究。主要对吉林省汉族民歌在近现代音乐创作及音乐教育中的传承情况进行梳理。第六部分为吉林省汉族民歌的保护措施。主要阐述社会变革、政府与社会机构对吉林省汉族民歌的影响,以及可采取的保护措施和未来发展的展望。
其他文献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与早期的自动识别技术相比,RFID技术因其特有的非接触性以及可对多个目标物体同时识别的特
采用气相色谱法(ECD)检测丝瓜中咪鲜胺及其代谢物的总残留量。用丙酮提取丝瓜中的咪鲜胺及其代谢物,在210~240℃条件下用吡啶盐酸盐将咪鲜胺及其代谢物全部水解成2,4,6-三氯
<正>地方合作要找到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实际需求,推进合作的无缝对接地方合作是中国和中东欧国家"16+1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16+1合作"的新抓手和亮点。以中欧班列为牵引,
“十一五”期间,幼儿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在农村。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不够,责任不明确,使农村幼儿事业发展受到较大制约。教师是农村幼儿园教育中最
素有“衣冠王国”称誉的中国,服饰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创造了具有无数中华民族特色的衣冠服饰,给中华民族文化增添了灿烂的光辉。尤其是唐代时期,不仅在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行车舒适、施工期短、开放交通时间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等级公路路面中,但是由于普通沥青混合料本身的高温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较差,且随着经济的发展
这是一篇从城邦共同体自身的角度来研究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与奴隶制之间关系的论文。民主政治作为一种政治价值和政治运行体制已经得到了普遍的承认,民主化浪潮也在全球范围
公安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造就一批能够胜任公安管理岗位工作要求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需要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公安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基于公安管理职业能力的内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动手能力强的维修电工专业学生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因此,职业院校应紧跟经济形势的变化,加强维修电工专业教学改革,从而培养出能够
埋地管道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一种重要的基础设施。绝大多数地下管道的日常破坏失效是由于管道损伤累积和抗力衰退到一定程度,再加上外部荷载作用导致管道超过其极限承载力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