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几年,吸湿排汗聚酯面料由于舒适与健康,在面料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论文就微多孔聚酯短纤维结构、织物的研制、吸湿排汗等性能的评价以及产品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
第一,基于微多孔聚酯短纤维,研制了吸湿排汗织物的实验样品,重点探索了微多孔吸湿排汗聚酯织物的加工工艺。
(1)织物样品的经纱使用165dtex/48f低弹网络丝,纬纱采用147.6dtex×2微多孔聚酯短纤维氨纶包缠纱或295.2dtex微多孔聚酯短纤维仿苎麻纱。组织结构有平纹、1/2斜纹和2/2斜纹。
(2)微多孔吸湿排汗聚酯织物的加工关键工艺是洗涤和定型,洗涤要充分,定型温度140℃为宜。
(3)提供了织物不加亲水助剂直接定型、在定型前经亲水助剂处理和有机硅柔软处理试样,旨在研究亲水助剂处理对微多孔吸湿排汗聚酯织物湿传递性能的影响。
第二,实验测试了纤维和织物的结构形态,探讨了纤维微多孔的形成机理。
(1)纺纱前吸湿排汗聚酯短纤维在10000和22000放大倍数下显示:纤维表面平整,没有明显的孔洞结构。
(2)成品织物中纤维纵向截面有显著的孔洞和裂纹,横向截面也显示了显著的孔洞结构。该现象显示:纤维微多孔的形成与织物后整理密切相关,结果与织物成品的吸湿排汗功能与后整理充分洗涤密切相关是一致的。
第三,根据FZ/T01071纺织品毛细效应试验方法、FTTS-FA-004吸湿排汗速干纺织品验证规范、GB/T12704-91织物透湿量测定方法,测试评价了由微多孔吸湿排汗聚酯纤维制备的织物吸湿性能、快干性能和透湿性能。
(1)提出初始芯吸速率为织物吸湿性能的指标,并验证了该指标与传统芯吸高度指标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2)组织结构对织物吸湿排汗作用有一定的影响。斜纹组织的织物芯吸作用较平纹组织好,但平纹组织的织物干燥速率较斜纹组织大。
(3)在后整理过程中添加亲水助剂,对织物的吸湿性能无显著影响,即使添加亲水助剂,对织物芯吸作用不显著,但添加亲水助剂会使织物快干功能下降。经过硅柔软剂处理后,织物的吸湿效应明显下降、干燥速率下降显著。
(4)微多孔吸湿排汗聚酯纤维制备的织物,总紧度和平方米重量相差不大时,水蒸气透过能力是基本一致的。
第四,拓展了微多孔吸湿排汗聚酯纤维制品,研制了含竹炭粉末的微多孔吸湿排汗聚酯与棉的交织产品,并实验测试了研制产品的湿传递性能、服用性能和染色特性。
(1)棉/吸排交织织物和棉/竹炭吸排交织织物,由于纬向采用的吸湿排汗聚酯纱,织物的悬垂性,较纯棉织物得到了提高。
(2)棉/吸排交织织物和棉/竹炭吸排交织织物与纯棉织物相比较,液态水的扩散能力增强,特别是沿织物经向的芯吸初始速率较大。
(3)竹炭粉末在纤维中,造成纤维呈现灰色,会给染色带来一些困难,论文通过K/S值测试结果显示,含竹炭纤维的织物呈现较多的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