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选择素(P-selectin)存在于血小板a颗粒膜表面和血管内皮细胞Weibel-Palade小体内,当血小板或内皮细胞受刺激活化时,胞浆内的α颗粒或Weibel-Palade小体与细胞膜融合,因此细胞膜表面P-Selectin表达量的增加可作为血小板和内皮细胞活化的特异性标志。 为了用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方法从人血小板破碎液中纯化血小板P-选择素,将单克隆抗体SZ-51-IgG与溴化氰活化的Sepharose4B凝胶连接成Sz-51-IgG-Sepharose4B亲和层析柱,人血小板破碎液经此亲和层析柱上样后,再经FPLC系统获得所要的产品。产品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其纯度,用点杂交鉴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显示,SZ-51-Sepharose4B亲和层析柱的偶联率为68%,每1m1(约1×10~9个血小板)血小板破碎液中可以纯化到12μg P-selectin,所得产品经10%SDS-PAGB,在分子量约为140KD处显单一的蛋白区带,经点杂交印迹显示产品与单抗SZ-51反应显带。因此用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柱纯化的P-selectin产品得率高、纯度高、活性好。 为了探讨各种血栓形成相关性疾病患者的P-选择素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应用FITC标记抗P-选择素单抗SZ-51-IgG和FCM分析了42例糖尿病患者、33例高血脂患者、23例脑梗塞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血小板膜P-选择素表达,并与间接FCM和ELISA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是FCM测得的血小板膜上P-选择素表达阳性百分率,在糖尿病组为23.92+15.83%,高血脂组为18.34±9.46%,脑梗塞组为19.32±10.38%,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3.38±1.11%(P值均小于0.01)。间接FCM测定血 抗人血小板P一选择素单克隆抗体(SZ一引)的应用研究中文摘要小板膜P一选择素表达在糖尿病和脑梗塞患者中均显著增高,EL工SA法测得的血浆中P一选择素在糖尿病、高血脂和脑梗塞患者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三者结果基本一致。因此F工TC标记的52一51一工gG可用于FCM,可成为测定血小板活化的一个新的敏感的方法。 为了探讨H202刺激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P一SeleCtin的表达及阿魏酸对其表达的影响作用。应用HUvEC体外培养,经H202刺激后,用F工TC标记抗P一选择素单抗Sz一51一工gG和FCM测定HUVEC表面表达的P一SeleCtin,同时观察了阿魏酸对其表达的影响和观察了SZ一51对固相化P一Selectin介导的PMN粘附的影响。结果显示正常培养的HUVEC表面表达少量的P一Selec七in,用较低H:02浓度就能刺激培养的HUVEC表面表达较高的P一SeleCtin,其中最适的HZO,浓度在250一35OuM,最适的刺激时间为2小时;随着阿魏酸浓度增加,阿魏酸明显地抑制HZOZ刺激HUVEC表面P一5 e 1 eCtin的表达;而抗P一选择素一单抗52一51,没有阻断固相化P一Selectin介导的PMN粘附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