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视角下的史耐德寒山译诗的经典构建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h163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山堪称文学史上的奇人。一千多年来,他在故土中国的地位屡有沉浮,但总的看来,寒山及其诗歌在中国本土始终未入主流地位。但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寒山漂洋过海,远抵太平洋彼岸的美国,突然成了美国五十年代“垮掉的一代”及六十年代“嬉皮士”的偶像。寒山诗歌的译作大受追捧,斯奈德翻译的24首寒山诗成为美国翻译文学的经典之作,被收入众多英译中国文学选集中。在这些文学选集中,寒山的诗名与李白、王维、杜甫等人并列。寒山取得了他在故土文学史中前所未有的荣耀和地位。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使得两者之间的文化传播步履维艰,寒山这一特异的文化传播现象因而很具有研究探索意义。本文试图采用文化传播理论--模因论--阐述这一特异的文化传播现象。模因论是一种借鉴生物学的视角研究文化进化和社会现象的理论。模因是文化传播或复制单位。模因论探讨模因的复制、传播和进化,对社会和文化现象的普遍联系及进化规律进行诠释。本文试图从模因的视角,根据模因的传播复制规律对寒山文化传播现象进行探讨,对斯奈德翻译的24首寒山诗的经典化过程进行阐述。论文由五大章节组成。第一章首先介绍了论文研究背景,包括论文研究目的、论文研究方法及论文的基本结构。并对寒山其人其诗及在美国的影响作了简短的介绍。第二章文献综述,对寒山诗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第三章是理论基础,对模因理论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第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该章以模因理论为基础,对寒山文化传播现象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指出寒山文化的成功传播得益于诗歌本身的美学价值、独特性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寒山诗歌的这些特质吸引了斯耐德,并促使斯耐德通过翻译促进了中国寒山文化在西方的再传播。斯耐德翻译的寒山译诗较好地保留了原诗的风貌但同时细节上又有所出入。然而这一变异后的模因复合体--寒山译诗--再次传播成功。寒山诗歌及寒山形象受到“垮掉一代”和“嬉皮士”两代美国少年的追捧。寒山诗歌英译版同时也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相关的学术论文及翻译评论竞相涌现。最终斯奈德翻译的24首的寒山诗被编入美国外国文学史和文学选集中,完成了其经典化的过程。第五章是对论文的总结和归纳,指出这一文化传播现象的成功在于寒山诗歌独特性及与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契合。
其他文献
本文是针对小说《奈玛》(Naima)的一篇翻译评论,选取“目的论”作为全文的理论框架。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明确目的的跨文化的交际行为,整个翻译活动受翻译目的的制约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走出去”对提升文化自信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壮族民俗文化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目前,壮族民俗文化英译出版物逐年增多,
根据热传导有限元分析方法的特点,把有限元计算问题转化为带约束的非线性优化问题,并给出求解该问题的改进Hopfield(TH)网络,最后对一个简单温度场神经计算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
地不容俗称山乌龟,系防已科千金藤属植物,在我省有广阔资源。历代一些本草及《滇南本草》均有记载,说明我们祖先在很早以前就用以治疗疾病,但其性味、归经及功用记载各有不
在中温35℃条件下,利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试验装置对焦化废水进行了厌氧预处理研究.对以蔗糖为基质培养的接种颗粒污泥进行了225d的驯化.生物化学甲烷势(BMP)测定结果表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