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塬沟壑区微生物群落对沟道泥沙颗粒组成迁移变化的响应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own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生物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生物,在土壤养分循环,植物生长,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土壤是微生物的栖息地,约有90%的微生物生活在土壤中。侵蚀条件下,全球每年有30-100 Pg的土壤在空间上进行重新分配,显著影响着土壤微生物空间分布、组成和演变。沟道是输送泥沙的渠道,也是连接坡面与河道的桥梁,加强沟道泥沙微生物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侵蚀地貌条件下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位于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小流域,该流域面积8.3 km~2,塬、坡、沟各占1/3,是黄土高塬沟壑区的典型代表。在王东沟流域主沟道内按距离间隔均匀选取6个样点,命名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处理,5个重复,共30个泥沙样品(10 cm)。根据沉降速率,对所采不同空间位置的沟道泥沙分级后(>250μm、63-250μm和<63μm),利用16S r RNA和ITS高通量测序分析微生物群落特征,主要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研究:(1)沟道泥沙的颗粒组成与养分分布特征;(2)微生物群落在沟道泥沙中的组成与多样性;(3)沟道微生物群落对泥沙粒级迁移变化的响应。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沟道泥沙中粉粒和黏粒含量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P<0.05),其中粉粒含量始终最高(66%左右)但其含量从上游到下游显著降低9.3%,黏粒含量显著增加7.3%(P<0.05),砂粒含量在沟道中无显著差异(5%左右)。沟道泥沙中SOC(土壤有机碳)、TN(全氮)、Olsen-P(有效磷)等养分含量(除TP(全磷)外)与黏粒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各粒级间(>250μm、63-250μm和<63μm)的养分含量(除TP外)与63-250μm粒级比例显著正相关,与>250μm粒级比例显著负相关(P<0.05)。(2)细菌和真菌群落在沟道不同空间位置的差异明显。在沟道上-中-下游,泥沙细菌和真菌群落在门、纲、目水平上的相对丰度存在差异: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富养菌)的相对丰度沿沟道显著增加120%,噬纤维菌目(Cytophagales)(寡养菌)显著降低了6.6%(P<0.05)。真菌群落中的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富养菌)的相对丰度较上游增加17.8倍,孢霉纲(Microbotryomycetes)(寡养菌)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98.6%(P<0.05)。此外,细菌和真菌群落在沟道上游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最大,网络结构最复杂,但群落结构沿沟道变得单一。(3)各粒级泥沙中细菌群落从沟道上游到下游的相对丰度、α-多样性指数和群落结构等均存在明显差异:>250μm和63-250μm粒级泥沙中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变化显著,<63μm粒级泥沙中厚壁菌门、嗜热球菌门(Deinococcus-Thermus)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变化显著(P<0.05),主要表现为从沟道上游到下游,各粒级泥沙中细菌群落由富养菌(变形菌门)和寡养菌(放线菌门)逐渐向单一的富养菌(变形菌门)转化。此外,各粒级泥沙中细菌群落在沟道不同位置均聚类明显,α-多样性指标从沟道上游到下游降低(其中63-250μm粒级中的α-多样性指标大于其它粒级),有明显的空间差异。(4)各粒级泥沙中真菌群落在沟道上-中-下游的相对丰度、α-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等均存在明显差异。从沟道上游到下游,真菌群落中的多刺纲(Dothideomycetes;子囊菌门)(富养菌)相对丰度显著增加,银耳纲(Tremellomycetes;担子菌门)(寡养菌)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总体呈现由担子菌门(Basidiomycetes)(寡养菌)逐渐向子囊菌门(Ascomycetes)(富养菌)转化的趋势。此外,>250μm和63-250μm粒级泥沙中真菌群落的α-多样性指标均显著增加(其中>250μm粒级中的α-多样性指标大于其它粒级),而<63μm粒级显著降低(P<0.05)。各粒级泥沙中的真菌群落在沟道不同位置均聚类明显,群落结构差异较大。(5)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和分布与沟道泥沙粒级组成的迁移变化有关。从沟道上游到下游,泥沙颗粒的重组影响了细菌和真菌群落的组成和分布情况。63-250μm粒级的泥沙更加适宜沟道泥沙细菌群落的生长,真菌群落则更加喜好>250μm粒级泥沙的环境。沟道内泥沙颗粒粒级组成的迁移变化是导致沟道泥沙微生物群落组成变异的重要因素。在土壤重新分布普遍存在的背景下,探讨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组成时,不仅需要考虑底物、水分、植物覆盖等因素,还应当考虑泥沙的粒级组成变化对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以加深对土壤泥沙分选过程和侵蚀地貌条件下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理解。
其他文献
主动进气格栅技术是汽车领域一种新兴的节油减排技术,它能够根据发动机冷却需求,调节外界进入发动机舱的空气流量,减少冗余空气在内流场产生阻力进而达到改善汽车经济性的效果。同时格栅还具有美化汽车外形,保护杂物进入发动机舱的功用。主动进气格栅的标定匹配是此技术应用于实际的关键。首先本文基于某车型进行有关格栅开度的内流场分析。将Catia模型导入Hypermesh软件进行网格的划分,再利用Star-ccm+
近年来,稀疏正则化由于其广泛的应用背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经典的e1稀疏正则化方法通常情况下不能给出最稀疏的解,因此非凸稀疏正则化理论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目
车辆目标检测技术是指在不同背景的图像数据集中,通过特征提取方式,对图像中所含车辆进行检测识别的过程。而基于深度学习的车辆目标检测技术在目标检测准确率与速率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无人机俯拍图像中所含车辆进行检测与识别,成为一个重要的应用研究方向。本文对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俯拍车辆的检测与识别进行研究,并针对YOLOv3算法中无人机俯拍车辆中不完整的车辆目标不能被识别、距离较近的车辆
香蕉枯萎病是破坏香蕉维管束导致植株死亡的毁灭性土传病害,由尖孢镰刀菌古巴转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引起,最主要的致病生理小种是1号(Foc1)和4号(Foc4
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以及许多国家、特别是那些最容易受到恶劣天气条件影响的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构成重大威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格林纳达农民采用滴流灌溉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我首先使用二元logit模型考察了目前格林纳达农民采用滴流灌溉的参与情况极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民所在的地方行政区是否有更多的银行和农民是否耕种耗水量较大的农作物是影响参与决策的重要因素。其次,我通过选择实验,用条件logit模型探讨
随着近几年的研究与发展,减氧空气驱已经成为注气开发中一种新型高效的开发方式。该技术结合了空气驱与氮气驱两种开发方式的优势:成本低廉、安全性高、气源充足、较高的驱油
背景:股骨头坏死是以股骨头塌陷、变形、坏死乃至最后发生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而令患者丧失关节功能的一种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关于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学研究甚多,目前的主流学说有血液凝滞学说、脂质代谢异常学说、骨细胞凋亡学说、骨质疏松学说等。甚至免疫学因素在其中也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其共同特点是股骨头内血运因各种原因包括机械性、非机械性而受到阻断,骨质缺血导致骨坏死。但其具体致病机制至今仍没有能够阐述清楚。以往多
阳极氧化技术(Anodic Oxidation,AO)近年来在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但目前研究主要关注其阳极污染物的去除,如何直接利用阴极的还原作用去除污染物还有待开发
随着以草甘膦为代表的除草剂使用面积不断扩大,以及海南槟榔黄化现象发生面积不断蔓延,有观点认为,海南槟榔黄化现象的发生与槟榔林地的除草剂残留有关,从而使草甘膦在热区土
可对角化矩阵对的广义特征值在控制论、理论物理学、统计学、运筹学和图像处理等大规模处理数据上都有着很大的作用。就可对角化矩阵对而言,在计算它的广义特征值时,往往会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