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县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富县组延10油层组是早-中侏罗世地层中重要油气产层。该层砂体厚度变化大、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油水关系复杂。本文运用钻井剖面、岩心观察结合物性资料、测井资料分析和分析测试资料,通过富县组一延10油层组古地貌恢复、地层划分、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的系统研究,建立了沉积模式,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古地貌对沉积相的控制作用。通过上述研究过程,本文在以下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和认识:(1)在构造背景及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对环县地区钻井资料、测井资料的解释,结合煤层标志层、地层等厚原则、旋回对比原则,将研究区富县组-延10油层组地层进行了划分,将延10段划分出延101、延102、延103、延104四个亚段,在地层划分基础上,对其不同区域地层进行了对比,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地层分层基础数据库。(2)运用前侏罗系古地质图法、井震结合法、地层厚度印模法对环县地区侏罗系富县组-延10油层组古地貌形态进行了恢复。研究区处于甘陕古河、庆西古河与镇北支河谷的交汇处,北部为姬塬高地,南部为演武高地,南北两侧发育低残丘及斜坡带,河道中间发育河间丘。古地貌特征的精细刻划为富县组、延10油层组沉积相的研究奠定了基础。(3)在物源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相标志分析,对研究区沉积相类型及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区富县组及侏罗系延10油层组主要受西部及西南物物源控制,主要发育辫状河沉积,辫状河心滩砂体为研究区主要储集砂体类型,在沉积相发育特征研究基础上,建立研究区沉积模式。(4)在古地貌与顶面构造的相关性研究基础上,讨论了古地貌对沉积相的控制作用。受后期构造抬升及差异压实作用的影响,环县地区富县组及延10油层组顶面构造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西倾单斜鼻状构造,鼻状隆起带与古地貌高地走势基本一致,呈近东西向延伸;在古地貌谷坡处发育堤岸,低洼处发育心滩,古地貌对该时期的沉积相类型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