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VEGF-C表达、MLVD、CK19测定与淋巴结转移及化疗敏感性的临床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sa0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肺癌是呼吸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已成为各种肿瘤死亡原因之首。肺癌中80%为非小细胞肺癌,已经成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肺癌由于具有高侵袭性、高转移性的生物学特性,早期症状不明显,缺乏简单有效的早期、无创检查方法,从而造成约70%的肺癌就诊患者就诊时已经进入疾病的晚期,手术切除率不足30~40%,总的5年生存率不超过30%,治疗效果差。导致肺癌患者失去手术条件主要原因并非是肿瘤生长过大,而是肿瘤转移导致手术效果差。淋巴结转移程度是影响肺癌病理分期和治疗后生存时间的主要因素。淋巴结转移在肺癌的分期、诊断、治疗和预后判定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所以,探索肺癌淋巴转移的具体机制己成为当今研究热点之一。转移程度是影响肺癌病理分期和治疗后生存时间的主要因素。淋巴结转移在肺癌的分期、诊断、治疗和预后判定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所以,探索肺癌淋巴转移的具体机制已成为当今研究热点之一。肿瘤细胞通过淋巴管扩散到局部淋巴结是临床分期的重要指征。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肿瘤基质中,常能发现淋巴管的增生和扩张,但其分子机制至今尚未充分阐明,淋巴管形成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还不清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缺乏明确的淋巴管生成因子及特异的淋巴管标记因子,因此对淋巴结转移的研究进展缓慢,大多集中在对血管系统的研究上。近年来发现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 VEGF-C)及其受体VEGFR-3,研究认为VEGF-C是相对特异的淋巴管内皮生长因子,与VEGFR-3结合后可发生淋巴管内皮扩张,促使淋巴管形成,从而为研究淋巴结转移机制开辟了新的途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与其受体VEGFR-3结合后,具有强大特异的淋巴管生成作用,并认为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淋巴结转移是肺癌患者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十分重要的不良因素,淋巴结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主要扩散途径,所以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尤为重要。而目前主要的临床诊断手段-胸部CT却对肺癌淋巴结转移存在与否的预测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尽管常规病理HE染色对于淋巴结转移是金标准,但是,对于早期的淋巴结微转移却缺乏敏感性,对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基础实验研究则可能有助于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而随着VEGF-C作为特异性淋巴管生成因子,促进淋巴结转移机制的深入研究,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早期诊断、准确分期、改善手术方式和术后治疗方案,甚至研制相关新药,促进肿瘤治疗进展将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免疫组化和酶联免疫法检测不同组织中VEGF-C表达水平及微淋巴管密度(micro lymphatic vessel density, MLVD)和淋巴结中CK19mRNA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探讨VEGF-C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结微转移的相关性,以及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有无相关性,明确能否用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来预测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寻找一种更简便的检测方法,并研究VEGF-C表达水平和肿瘤治疗之间的关系,分析其作为肿瘤标记物的意义。研究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取青岛大学医学院胸外科2008年3月~2008年10月手术前没有施行放疗和化疗、施行了根治性肺叶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随访资料确实的全部NSCLC患者标本资料129例的癌组织、癌旁肺组织(为距肿块边缘5 cm以上肺组织)、肺门第10组淋巴结和同期20例行良性疾病肺切除术患者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术中取新鲜标本组织直径约为0.5cm,用液氮快速冷冻,-80℃冰箱保存。另取标本直径约0.5cm行病理科常规固定石蜡包埋等处理。采取全部NSCLC患者术前1天,手术后第7天清晨空腹血5ml,离心保留血清置于-80℃冰箱保存。选择确诊为NSCLC行标准化疗(未行手术治疗)患者69例,取化疗前1天和第3周期化疗前(化疗后)1天清晨空腹血5mI,处理同上。本研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肺癌组织、癌旁组织、部分淋巴结组织和肺对照组织VEGF-CmRNA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对定量计算;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肺对照组织中D2-40标记微淋巴管,并计数MLVD;应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e 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手术患者手术前、手术后和化疗患者化疗前和化疗后空腹血清VEGF-C蛋白含量,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淋巴结中CK19mRNA含量,并对所得数据结合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NSCLC癌组织中,93.0%检测到VEGF-CmRNA,在不同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肿瘤大小、病理分化程度和病理类型等方面VEGF-CmRNA含量无明显差别(P>0.05); VEGF-CmRNA相对含量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VEGF-CmRNA相对含量较没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显著增高(P<0.01),并且淋巴结转移越远,VEGF-CmRNA含量增高越明显(p<0.01)。在全部癌组织中均可见到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MLVD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肿瘤大小、病理分化程度和病理类型未见显著差异(P>0.05)。MLVD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随淋巴结转移程度的增加而相应增加(p<0.01)。MLVD随VEGF-CmRNA含量增加而增加,两者成线性相关(r=0.831,p<0.01)。血清ELISA测定VEGF-C蛋白含量是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其检测准确性低于肿瘤组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具有较好的一致性(r=0.848,p=<0.01),可以在NSCLC患者术前和治疗前后随时监测,可以使VEGF-C在肿瘤检测、肿瘤标志物等意义方面提供有效的临床推广实用的检测手段。血清VEGF-C蛋白含量可以推测肿瘤化疗的敏感性,患者在手术前和手术后血清VEGF-C蛋白含量变化明显,具有显著差异(p=<0.01),相关分析显示手术后血清VEGF-C蛋白含量与手术前其含量存在线性相关(r=0.78,p<0.01),化疗效果好的患者化疗前血清VEGF-C蛋白含量高,且化疗后降低更加明显,反之,血清VEGF-C蛋白含量较低的患者,化疗效果相对较差,化疗后随着癌症病变进展,化疗后血清VEGF-C蛋白含量反而会升高。淋巴结CK19mRNA检测较常规病理检测有更高的阳性率(P<0.01),并且病理阳性淋巴结中均有CK19mRNA表达,在病理阴性淋巴结中有16(16/56,28.6%)例CK19阳性,因而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癌组织中VEGF-C高度表达、MLVD明显增高时,淋巴结微转移可能最大(25/26,96.2%);而在癌组织中VEGF-C低表达、MLVD较低时,淋巴结微转移的可能小(0/26,0.0%)结论:1、VEGF-C在NSCLC癌组织中过度表达,VEGF-C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结微转移密切相关,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病理性质无明显关系。2、VEGF-C在NSCLC癌组织中过度表达可能刺激微淋巴管形成,导致微淋巴管密度增加,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向淋巴结转移,首先形成微转移灶,微转移灶生长、发展逐渐成为病理阳性的显性转移。3、ELISA检测NSCLC患者血清VEGF-C蛋白含量是一种可行、有效,简单、易行且易于推广应用的方法,与癌组织VEGF-C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肿瘤组织的检测,从而为无法得到肿瘤组织或得到肿瘤组织有困难的病人提供一种更加简便的检测方法。4、VEGF-C过度表达的NSCLC患者,淋巴结微转移出现可能大,淋巴结转移相对较早,提示手术应当强化淋巴结清扫;VEGF-C过度表达的NSCLC患者,化疗敏感性高,提示术后应该尽早施行化疗等辅助治疗,并且提示化疗效果较好。意义:1、本研究通过快速高效,定量准确、重复性好以及特异性和敏感性更高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组织中的VEGF-CmRNA,并通过检测淋巴结CK19来检测病理淋巴结阳性前的微转移,分析其与VEGF-C过度表达的关系,使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可信。2、本研究证实了作为临床广泛应用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VEGF-C蛋白含量是可行和有效的,从而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一种容易的对肿瘤淋巴结分期的预测办法,从而指导手术的施行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并且预知化疗敏感性,从而使患者可以选择更好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10月31日晚,首届由德国红点设计大奖与厦门文广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中国好设计”(CHINAGOODDESIGN,简称CGD)颁奖典礼于厦门环岛路上的小自鹭剧场隆重举行。晚会由来自CG
结合阿舍勒铜锌矿床的选矿试验采样实践,分析和总结了影响采样质量的主要因素,对如何做好采样设计提出了建议。
介绍一种全液压下行式移动模架的结构设计、构造特点,结合其在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引桥的成功应用,阐述了其施工特点和工艺。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第一部分结肠癌中CCR7、MMP-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目的: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CR7(C-C chemokine receptor 7)、金属基质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9)在结肠癌组织中
本试验旨在研究运用裹包发酵技术对全混合日粮(TMR)进行裹包发酵,确定适宜发酵天数,为裹包发酵全混合日粮(FTMR)在牧场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新鲜TMR为原料裹包发酵,于发酵0
[摘要] 目的 探讨伐昔洛韦联合乌体林斯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的疗效。方法 将94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GH)患者随机分为乌体林斯组48例与对照组46例,比较两组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年复发率为60.42%,对照组年复发率为82.61%,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业意义(χ2=5.650,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抑制疗法,即每日服伐昔洛韦(湖北科益药业股份有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