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特根斯坦首先针对美学领域广泛存在的误解进行了批评和破除,针对执着于美一定有某种特质的建构性思维方式进行了破除,提出了何为真正的审美判断的问题。在区分了真正的审美判断和感叹词式的审美判断之后,紧接着就谈到了美学中的规则,他精妙的勾勒出了关于规则的种类、变化和学习过程,并认为规则不是建构的产物,而是从生活中发现的。在分析了规则之后,他以此为基础谈及欣赏,包括个体性的欣赏和欣赏的稀释。而欣赏的前提是生活的游戏规则下的正确性,并进一步谈及欣赏的根基,也就是文化。而他用不同的文化圈子来加速对于传统美学的建构性的统一根基的拆除。在拆除了这种根基之后,再一次审问何为美学,美学是否还有存在的可能,因为它赖以存在的统一性被打破了。在这里维特根斯坦再一次谈及是什么思路构成了统一的美学,即一种相似的联系。接下来就是对于构成美的机制进行了分析,这种机制和原因既有相同又有不同,在这里他详尽的分析了机制的各个方面,并指出了机制的两面性。接下来他再次从因果关系这种线性思路入手谈及了这种思路的又一运用即对美学的心理学式的解读,他以弗洛伊德为例,谈到了心理学特别是精神分析是如何获得成功的,精神分析的解释是怎样俘获人们,并且解释为何成为一种目的。解释成为一种重要的建构能力。最后一部分他尝试性地谈及了美和艺术是怎样影响人的,仍旧是原来的思路,维特根斯坦希望人们深入到美所在的生活和文化中去,这是唯一的可以被美影响的机会。在上述分析过后,传统美学很难站立,生活和文化又庞大的令人无从下手,维特根斯坦在最后关于描述的课程中,以一种和建构相反的方式给出了一个接近美的方式,即用一种艺术方式描述另一种艺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