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旋毛虫排泄分泌抗原(excretory-secretory antigen,ES抗原),是一类由旋毛虫虫体分泌排泄而产生,可以进入宿主机体,直接暴露于宿主免疫系统,诱导宿主产生免疫反应的抗原物质。可用于疾病诊断、疫苗以及免疫机制等方面的研究。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s)家族具有模式识别受体的功能,通过识别病原体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molecular patterns, PAMPs),也称为TLRs的配体或激动剂,构成了机体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在固有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TLRs能识别多种抗原,如内源性的热休克蛋白,及多种外源性抗原。HSP70是一类最保守的热休克蛋白,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本研究采用体外培养旋毛虫肌幼虫方法制备ES抗原,用于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经过三轮筛选筛,得到2株稳定分泌抗旋毛虫肌幼虫ES抗原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2株细胞分泌抗体亚型均属于IgG类。选取其中A11细胞株制备腹水并纯化,纯化后腹水效价为1:2.1×105,纯化后单抗浓度为3.8mg/ml。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单抗A11可识别ES抗原中43、49、53kDa三条蛋白带。用ES抗原免疫家兔制备兔抗ES抗原多抗并纯化,纯化后血清效价为1:1.2×106,纯化后多抗血清蛋白浓度为8.8mg/ml。用单克隆抗体作为捕获抗体,以多抗为检测抗体,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经方阵法确定单抗最佳工作浓度为7.6μl/ml(1:500),多抗浓度为4.4μl/ml(1:2000)。该检测方法对常见寄生虫抗原如日本血吸虫、弓形虫、猪鞭虫、猪囊尾蚴、猪蛔虫、华枝睾吸虫、捻转血矛线虫、前后盘吸虫均无交叉反应。本方法对ES抗原最小检出量为12ng/ml。检测肌幼虫24h培养液上清,5蚴/ml即可检测出ES抗原。将虫体进行超声破碎检出量为0.25蚴/ml。通过对感染旋毛虫小鼠不同时间血清进行检测,在感染后7d即可检测出循环抗原。利用制备的单抗A11结合免疫亲和层析法,对旋毛虫肌幼虫ES抗原进行提纯,之后进行SDS-PAGE分析,可见分子量大小约为43、49、53kDa的三条混合蛋白带,混合蛋白浓度为0.34mg/ml。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TLR2、TLR4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采用RT-PCR方法从小鼠巨噬细胞cDNA中扩增TOLL样受体2(mTLR2)和TOLL样受体4(mTLR4)基因,得到基因全长CDS,经克隆测序正确后分别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TLR2和pcDNA3.1-mTLR4。重组质粒瞬时转染HEK293T细胞,用RT-PCR与免疫荧光检测其表达及细胞定位,结果显示mTLR2转染后成功表达并定位于细胞膜。利用TLR2激活物pam3csk4和TLR4激活物LPS分别刺激转染重组质粒的HEK293T细胞后,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分析其下游转录因子NF-κB的转录活性,结果经刺激后TLR2和TLR4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说明表达的mTLR2和mTLR4具有野生型分子的功能。分别取三种旋毛虫抗原:旋毛虫ES抗原、经单抗亲和纯化得到的43、49、53kDa混合蛋白及原核表达的旋毛虫HSP70蛋白,分别加入转染了mTLR2或mTLR4的HEK293T细胞。结果显示:旋毛虫ES抗原和经单抗纯化得到的43、49、53kDa混合蛋白都与mTLR2和mTLR4受体直接作用,激活下游NF-κB通路,原核表达的旋毛虫HSP70蛋白则仅能激活mTLR2受体的NF-κB通路。不与mTLR4发生反应。本研究为旋毛虫病的预防诊断、免疫及致病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